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探究式”教学模式心得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刘丽梅

  美术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中小学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目标的核心是“探究”。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我经过不断的摸索,想从以下两大方面谈谈:

  一、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的理论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把握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思想的实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探究教学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把教师从“范画”、“授技”的领位上拉了下来,不在做课堂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要根据学生在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教学中师生角色教学常见程序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验证 经验提供者激励者、兴趣刺激者支持者顾问、分析者、探究者探究者分析者、假设提出者分析者、探索者作为学生学习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美术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是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

  (二)体验:美术探究学习的心脏构图、色彩、造型、技法都不是美术学习的重点,而强调的是“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活动中锤炼悟性。我们在想象画的教学中常常会见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乐趣,他们对事物缺乏兴趣,因此在创作画时,脑子一片空白,无从画起。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是否该重新重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周边事物,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儿童个性发展。

  (三)合作:探究的和谐环境美术课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构建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很高。这种环境既要具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又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着“问题意识”的“研究性”的教学。主要形式如下:

  “学生”发现问题——分组合作研究——大组汇报交流——探索成果答辩

  “教师”引导提问——参与帮助指导——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引导共析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性”因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互相吸引的、深入的,而不是基于教师权威的慑服力的、被动的、机械的。

  二、美术“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操作

  (一)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想探究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能鼓励学生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个问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可供选择时,即形成情景,如果情景与学生过去已经获得的知识不一致而发生冲突,就产生了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我常与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各类型的疑点,由“问题情景”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此外,我还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分析难点来设置问题情景,这些问题情景均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

  (二)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探究美术教学过程常常是导入——新授——练习三段式。

  探究式的教学较好的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所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局面。 “探究式”学习模式向传统的教学发出了挑战,在活动中有时要求学生集体查阅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有时要求走访专家;有时还要通过实践锻炼,体验学习。由于这样做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意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近几年来,呼唤个性创新、强调自主探究已经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它是对“参与”模式的突破扬弃,是教与学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将推动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更上新台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班班通”设备在美术课堂中作用    下一篇:怎样上好美术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