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邱英娟

  摘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的心里学为基础,总结和探讨中学阶段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了解身心发展规律 心里辅导 尊重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润滑剂。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及其授课内容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有利于学生、教师的身心健康。中学阶段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6周岁之间,大都进入了青春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急剧得变化。身体增高、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了,渴望自己能被他人像成人一样对待,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之中;由于学习的任务,身体发展的不一致性,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较多的心理矛盾。据一项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表明,43﹒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这时如不注意引导,将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强迫意念等)。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自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用过来人、理解的角度看待和解决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它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学习并掌握一些心理辅导技巧。

  现代化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其个性专长,树立其健康的自我形象。如果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生情感与人格成长,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或是偏重少数成绩优良者,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常违背尊重、真诚等心理辅导原则,势必会造成学生自我形象偏差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同时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与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他们对周围环境充满了疑惑、敏感、好奇与焦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所困惑,如学生厌学、说谎、偷窃、孤僻等。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与指导。现代心理辅导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末,主要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烦恼提供辅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困惑(如对异性的兴趣)、某一种挫折经历(如考试失利)、某一种情绪(如成绩退步而产生的自卑)、某一种行为表现(如无法集中精力听课)等采取必要的辅导措施来加以协调和解决。心理辅导可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使学生直接受到教师的关注与爱护,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与投入。教师如能学习并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知识与技巧,将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三﹑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人格上学生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里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没有相互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无从谈起。

  首先,教师要信任他们。托马斯·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并且总爱问一些让当时的老师难以回答的古怪问题,老师因此很讨厌他,并把他赶出学校,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好母亲,她以宽容与信任的慈爱之心亲自教他学习。后来,就是这位七岁上学时连一位数加法也弄不清的学生,到后来竟成为有两千多项发明的世界伟大的发明家。在惊诧爱迪生的伟大的同时,我认为,他的母亲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正是因为有她的理解、宽容与信任,才有了爱迪生的成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抱怨学生懒散、不爱学习、没有感情,不懂老师的一片苦心……,其实,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失去了对学生的理解、宽容与信任所造成的。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够成熟却又向往成熟,在这动荡的成长阶段,他们极需要得到别人特别是来自师长的信任与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很多时候,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而胜过具体的帮助。我曾经遇过这么一个学生,一次考试中他把试卷给别人抄袭被我发现,他承认了自己错误并接受了处罚,只是请求我不要将此事告诉其班主任,同时向我保证一定改过并表示要加倍努力学习我所教授的那门课(我是他的认课教师)。我理解他当时的窘迫、担忧甚至是与老师讲条件等心情,第一次与他在这样的场合以这种方式相见,我诧异他的作弊,但肯定了他的悔改之心,我给予了他信任并勉励他说到做到。后来他以日渐良好的表现回报了我对他的信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我想只有教师信任学生,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期待他们在以后的时间里改正自新,才能赢得学生的真正地尊重。没有了宽容与信任,我们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和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潜质,宽容学生之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看待他们,诚心地接纳他们;少一点私心,多从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出发,提高授课质量,精选习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等来培养学生的特长。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和渴望时,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变得融洽起来。

  第三,教师还应懂得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其中三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①教师应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教师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严格的管理者;一方面又是学生的心理医生,朋友。这一角色的内涵要求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距离与分寸。教师关注而不进入,避免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觉性,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及教师的管理。

  ②教师要重视评价的方式方法。不可当着全班点名批评,即使单独批评教育,批评中也要包含着爱。现在我们提倡人性化教育,批评教育亦是如此。

  ③教师应多鼓励教育,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成长的阶段,过多地批评和责罚会让他们很没有“面子”,跟家长和老师产生的敌对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老师的管理,对于学生的不自信,胆怯教师除了鼓励之外还应个别辅导,恨铁不成钢的责备往往起不到效果,反而会使师生关系僵化。

  四﹑与家长保持联络。

  学生成长的好坏与其家长的关注有极大关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巨大。在农村,学生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低,工作劳累,较忽视子女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发展形成,加之学生同家长交流的机会又少,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有问题都不会主动同父母谈心,接受父母的教育。因而这个教育空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填补。教师可以以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络,如电话联系﹑网络留言等,其中家访是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在与家长沟通是讲究技巧的。教师应多肯定学生的长处,指责其不足之处时,要注意讲话的分寸﹑场合,从“接纳人,但不接受其行为”的立场去与他们沟通,就有可能获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其中我觉得特别要注意三点:

  ①教师不应该动不动就以告诉其家长来要挟学生乖乖听话,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反而可能进一步僵化师生关系,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威信及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②教师与家长见面时,学生最好回避;教师不可当着家长的面大声指责学生。

  ③教师与家长联络时,应该就事论事,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不可操之过急,与家长时时保持联络,逐个问题的去解决。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思想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要求他们协助校方敦促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学业等个方面取得进步,家长开心,教师舒心,师生关系其乐融融。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师只有用爱去呼唤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与自己完完全全平等的人来与之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听从我们正确的教诲,乐意接受我们的意见甚至批评,我们必须用一颗爱心与他们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才能建立起新形势下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这也将会是我们成功的教育实践的新的开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是一门艺术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