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数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王树军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倡导主动学习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创造性。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历告诉我,在数学课堂上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那么教师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和多深的学问,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失败的。本文中笔者从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如何创设着手,探究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愿与所有同行们共勉。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寓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简单的数学实验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在七年级的几何内容里是常见的事情,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然后总结得到数学结论,如讲解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的关系来得到勾股定理。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代表了三边的平方。定义一个小正方体的面积为1个面积单位,通过查正方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到三边平方的关系了。再比如在教圆柱体侧面积时,我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张标有长、宽数量的长方形纸,在课堂上指导他们通过下面的操作过程来探求知识,寻找规律。第一步:先让学生将长方形的纸卷成圆筒状,再摊平。这一卷一摊,就使学生发现一个圆柱的侧面经过展开(摊平)就可以转化为平面(长方形)。第二步: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卷成的圆柱形之间的关系,一直找到这种关系为止。最后一步,让学生做下面的练习:把圆柱的侧面()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思维活跃,不但弄清了圆柱侧面积公式的由来,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第二、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在讲解新人教版七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的过程中,我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讲授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在教学人教版七(上)“从不同方向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声像并茂),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著名词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一展现,全体学生随即琅琅上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又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时,我带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还故意用玻璃刀把三角形玻璃的一个角划了一下,但是没有分开,我拿着这块玻璃在讲台上看来看去,学生用好奇地眼睛看着我的一举一动,于是我一用力,玻璃的一角掉了下来。学生感到特别地好奇,我就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同学们,剩下来的这块玻璃还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模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吗?”“谁能告诉我?咱们共同研究一下,好吗!”这样班里的气氛一下子活了。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这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被激活。这样,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才不会成为空话,数学课堂才会生机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