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语文课堂教学虚化现象比较严重。

  这种公开教学的腐败现象,使得老师晕头胀脑,“过去不知讲什么,现在不知怎么讲。”

  从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上看, 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自流”,探究学习成了“抛绣球”,合作学习就是“拉郎配”。造成了“虚假的自主,无效的合作,随意的探究。”小组学习代替了合作学习。一提到探究合作,就是几人一组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张着嘴,满教室是学生的嗡嗡声,谁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老师一暗示“停”,学生立刻停下来,学生开始汇报。

  某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二、师生关系比较混乱。

  教师该讲的不讲了,该说的不说了。学生瞎猜,瞎说,瞎撞。过去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在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这种师生关系曲解了对话,走进了纵容个性的误区。 做不尽习题的“他”, 答不出问题“你” ,说教式的“我”。(应试教育)带着面具表演的“他”,小组中学习“你”,闲着没事的“我”。(素质教育) 其实传统教育的模式并没有退出舞台,只是重新打扮打扮。

  某教师执教《放弃射门》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生: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作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三、“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通病:

  80年代问得碎,90年代读的碎,后期发展为练得碎,现在形成了拆得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把一篇篇结构完整,气脉相通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形成了一个个零部件。然后分析来研究去,一会儿语法结构,一会儿修辞方法,一会儿研究标点,一会儿研究人文性的内涵,一会儿又去指导朗读。这样的教学完全没有了整体性。

  一位老师执教《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第三段,看看有几句话?生:(读后答)两句话。师:哪两句,说说看。生:第一句是“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第二句是“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读原文)师:第一句是写小松鼠每天都去看什么?生: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师:第二句写的是什么?生:是写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师:第一句话应该怎么读?生:应该用高兴的心情读。生:应该用愉快的心情读。生:应该用希望的心情读。师:不对,应该用焦急的心情读。焦急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一下。(生表演)师:我们来读读第一句。先练练“从那以后……”说说怎么读。(生讨论、试读、评价。)师:再练练“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想想“每天”怎么读。谁能用“每天”说一句话。……

  仅50字的一段话,教师提出了十多个问题,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讨论了6分多钟,而用于读课文的时间仅1分钟左右。课文被肢解了,学生读得七零八落,一头露水。

  四、盲目综合,无度开放,忽视了学科的本位。

  有人说:“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致使语文的兼职越来越多,负载越来越重,造成了语文教学复杂化,形成浮肿。正是这些附加物,遮住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其结果是语文没学会,其他全都会,正如有人所说:“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人文性提出后,又被炒得大红大紫,那浓浓的语文味呛得工具性无处藏身。人文过盛,工具乏力。那种笼统地谈感受只是“空手道”。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失,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素养的整体滑坡。

  近几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在参与式讨论时,执教老师谈了自己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

  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还有许多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1、低效能的课堂提问。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问没有新意,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时,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5)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2、先入为主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老路愈走愈不通”,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上老师常按自己的见解来解释教学中的问题,唯恐学生不懂,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

  3、臃肿的课堂容量。教学目标未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罗列目标,急于求成,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我们说,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去感悟课文内容,由形象感知到理性的感悟理解,循序渐进。

  4、不自然的衔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深怕学生遗漏了该学的知识点,于是在本已设计好的一堂课的各环节之间,会常有一些“兴致之笔”、“即兴之作”,强加进去,给人以突兀之感,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突然中断,反而达不到效果。

  5、狭窄的学生参与面。学生参与面不广,违背“两全”。教师往往是重视了程度好的学生,而忽视了程度差的学生,没有鼓励,没有顾及,放任自流。

  6、虚假的互动。假互动,无效热闹充斥课堂。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因为教师理解的歪曲或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浪费了课堂的宝贵的四十分钟时间,看似热闹,师生互动,实则是典型的无效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下一篇:也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