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内向感受与态度体验。学习主体的情绪在学习活动中的高低变化会对学习效率和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引起他们的兴趣,适应他们的需要,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其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中也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变化”。教师有意识地对情感进行认识发展过程的强化和抑制,能够对学生的活动与创造性思维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把握好“情”“智”的结合点,将情感教育渗透、依附到知识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成为当前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我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创设和学习内容相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以“趣”激情

  “学习最好的刺激点,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数学的抽象性,常常是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根源。小学数学教学在情感渗透上应结合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积极创设出切合学生知识结构与生活环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更深刻地感受、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情绪体验。

  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趣味因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艺术魅力。例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一节时,我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刘叔叔不需要实地测量,就能从地图中知道广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李师傅能根据图纸制造出合乎规格的零件,为什么?”接着,我在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以设问的形式强调比例尺的神奇作用后,学生可能对比例尺的概念还存在许多疑问,但探求新知的欲望与热情已经被教师调动起来。此外,我也经常通过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创造情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趣味问题中,获取“我要学数学”的潜在乐趣,建立初步的情绪体验。比如,在“角的认识”一节教学中,学生对角的组成、大小与边长间的关系存在困惑,我就播放幻灯片,采取直观的演示:确定顶点,用抽拉的方法展示出射线(边)的产生,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演示过程,清晰地理解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与所在边的长短、粗细都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主动利用充满趣味的教学形式,以动态化的问题转化方式,激发学生形成爱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积极发掘情感要素,以“美”陶情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各种情感要素,做到以“美”陶情,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情感情操,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从图形组中观察五星红旗、红领巾、交通标志等常见事物的对称美,在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的活动中了解到对称轴的含义。从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向学生介绍对称的意义,知道对称的各种美感。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点的几何之美,使学生为数学的美所震撼。不仅如此,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类型的题目也能使学生在感受数学奇异美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这道应用题:甲乙两个修路队修筑同样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0米,比乙队快7米。两队同时开工,乙队比甲队多用3天时间,求公路的长度是多少米?我将题目进行了调整,把它分别变为“乙队每天比甲队少修7米”,“甲队后动工3天,公路修筑任务可以同时完成”,或者添加“提前”“增加”“多”“少”“共”等关键词,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关键词的理解把握能力。

  三、改善学习方法,以“主”启情

  在小学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情感,要恰当地发掘数学知识蕴含的情感因素,通过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努力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节时,我安排学生在“找一找”、“测一测”、“想一想”的活动中学习,通过接触相应几何体的学具和实物图,清晰感知实物模型的各项特征。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对知识点的陌生感,缓解在新知初始阶段的紧张茫然情绪。如在下面这道题:公交车上有30名乘客,在百花大楼站下去13人,上来7人,此时车上还有几人?我在学生理解题意之后鼓励他们积极寻找条件和问题,并开展小组活动。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顺序加减上下车的人数,列式为30-3=17(人)17+=24(人);或先求上来7人后车内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列式为30+=37(人)37-3=24(人)。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其站在新的角度和起点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觉的思维过程。

  其次,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中的首席”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提问、点拨等思维启发的方式展开渗透情感教育。比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从实际探索得出圆的周长为直径R的3倍多一些,却又无法得出精确数字时,我用课件出示数学史中得相关内容,如《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圆周率,让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民族自豪感,进而引出课题:圆的周长公式。

  四、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智”传情

  实践是认知的源泉,情感渗透也需要借助于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出“启智”“明理”教学效果,在亲身实践与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更为直观和具体的感知和理解,对知识的发展与形成也能得到更为清晰的把握。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教学时,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中的演示步骤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疑惑:明明拼成的是近似长方形,按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是正确的吗?为防止出现这一问题,我事先让学生把圆等分为若干份,如8、16、32或64份,再让他们拼接图形。在拼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所拼成的图形会随着圆等分的份数的增加,越来越接近长方形,而且长方形的长始终为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由此即可让学生逐步理解圆面积公式的含义,达到预期的“情理相通”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认识到,尽管传情达意的方向与内容是由教师掌控的,但学生作为存在客观情感需求和客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不能在此过程中仅仅扮演被动接受的客体。教师在情感渗透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要做到以“智”传情,使学生能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

  五、恰当实施评价,以“评”固情

  要取得师生的情感共鸣,满足高效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就应努力克服“吝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尤其是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暂时性积极情感转化为持久稳定的积极情感。

  尤其是对于心理敏感度较高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更应当重视积极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教师要乐于表扬,善用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自内心地给予学生以积极的鼓励,使学生的行为意识形成长远效应,逐步养成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自我约束,减少消极行为的发生。同时,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个体情感的变化,于细微之处见真谛,发掘学生值得肯定的优点,而不是为表扬而表扬,反而刺激了学生的自尊,适得其反。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情感这一课堂教学的内驱力,积极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让低年级学生爱上数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