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一堂讲究提问技巧、策略的课,会一环扣一环,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通过近几年在新课改中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才会好,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达要精练、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多加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做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问题设计,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还应考虑到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弄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提的问题要有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提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0,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的问题要有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我在教“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时,这样设问:你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你手中的图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的问题要有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老师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没说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时老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老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以后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就因为有了老师这一灵活应变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

  (四)、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

  开放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求知欲越强的学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还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浓浓的探究兴趣。譬如,想一想,1亿有多大?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大胆猜测1亿这个数;紧接着又提出:①“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摞起来有多高?②能否直接量出有多高?怎么办呢?有的小组托腮苦想,大胆猜测(估计);有的小组讨论,去想、去量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中很小一摞(就是将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分成许许多多等同的小叠,即可量1000张、10000张报纸的厚度,从而推算出1亿张数学作业本纸摞起来的高度)。哇!真是不得了哦!很多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准确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不宜过多,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提问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的提问

  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铺垫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的。如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可先检查6的乘法口诀,然后提问:在5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能体现同类事物的特征,使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并运用这一规律推出6—9所有乘法口诀。

  (二)、在教学重点处的提问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收到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出深浅适度,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针对教学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先通分,然后计算。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启发性提问,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斩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在教学难点处的提问

  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指导性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可针对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这一教学难点。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书本上两幅画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教师通过教学模型直观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四)、在法则、定律、性质推导处的提问

  针对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设计探索性提问,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问题时,按一定的思维顺序,捕捉事物的特征和数量间的联系,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目的。

  四、课堂提问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其次,教师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由一个问题而引发的一连串的问题。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对成绩好的优秀学生,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以便于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达到设计提问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