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谈养成教育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佯称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1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存的德育管理中,德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方法单一,以灌输为主,缺少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彩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教育对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只有养成教育才能摒弃了过去人管人做法,加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完成学生的自主管理,营造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娇惯和社会一些不良影响,自我约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但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口头表达能力、表现欲都要比过去的学生强得多,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群绵羊,任意摆布,那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压抑学生向上的进取心。教师要充分地相信、依靠学生,大胆地把班级管理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只要起好点拨的作用,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重要的途径。

  在教师管理中,我们有少数老师管理效率不高,许多工作都由班主任包办代替,学生整天忙于学习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由于班主任老师总是冲在“第一线”,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被削弱。结果是:班主任管理辛辛苦苦,管理效果却一般。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一种模样,班主任一走又是另一幅景象,这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教师的管理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在德育管理中实施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管理最为紧迫的任务。

  2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实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2.1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

  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群体,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诸如爱惜粮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属于教育自身。所以对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实行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人物的楷模激励。如教育学生爱国时,可讲述五四运动事迹。此外,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示范作用。

  其次是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锻炼。依据学生在校的情况,可师生共同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制度、学生德育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要善于抓住初中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是强化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百说不如一练”,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复进行行为训练。德育应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集中注意力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不乱丢垃圾的训练……又如:培养读写姿势的训练,很多学生坐的都不端正,多数都是趴在桌子上。像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先给学生讲清楚不正确姿势的危害并且以后及时提醒,见到一次纠正一次。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形成正确读写姿势的好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行为习惯。

  2.2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教育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思想品德”,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人才的精神面貌是由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两方面构成的,所以用“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在“德”与“才”两方面,“德”起着统帅作用,是决定人才发展动力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所以将“德”放在“才”的前面,“德”是首要标准。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首要任务。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是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所要求的。青少年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不断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既易于接受学校的正面教育,也易于受到社会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此时加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不仅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自己抵制错误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能力,保证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健康地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都应当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和小恶,经过数量的积累,就会变成大善和大恶。许多不良的品质,往往都是从小的坏事开头的。诸如平时说话不注意语言文明,生活中不拘小节,随便动用别人的物品,不注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起初,这些可能是小的瑕疵,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酿成大的品质缺陷。等到形成一种坏习惯之时,再来纠正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在每件小事上用道德规范与准则来要求自己,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课堂这一阵地。

  它的培养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势,大至学习某类固定课型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开小差,任课老师应有意识地、采取适当方法予以引导;有同学做小动作,老师应边讲课边下意识地走到该同学身边,直至专心听讲。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我们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专心与否,我们用举手率来衡量。一堂课下来,根据学生举手次数多少来判断其上课听讲专心的程度。有了指标,学生自然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就不难培养了。

  其次,重视培养学生作业清楚认真的习惯。对错题和不清楚的作业要求重做这当然是首当其冲的措施,也是对每位学生的普遍要求。对一些脑子灵,因好动,做作业只图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低级”错误的同学,老师各显神通,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以求得最佳效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面。即在某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不良学习行为或形成什么良好学习习惯,我们都有一个侧重,以便取得最佳效益。

  3养成教育有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

  加强校风建设,养成教育首当其冲,德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付出创造性劳动,养成教育才能收到实效,校风建设才能跃上新的台阶。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要有爱心、恒心、耐心,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建设良好校风的前提。而良好的校风,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师生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良好的校风是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性的动力源泉;是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向心力,是加强团结,统一意志的凝聚力,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推动力,是鼓舞斗志,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永往直前的战斗力。所以,在学生管理中,我们要逐步改变教师由管理的“控制者”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者”,全程贯彻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优化、整合德育管理的各个要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待差异、激发潜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使德育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实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之内化成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曲折的有反复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之所以说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是因为习惯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长期的过程。之所以说这个过程是曲折和有反复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各种影响和青少年时期学生各种行为不稳定,使学生的习惯就会出现变化和波动,会出现错误与正确的反复转化。正因为这样,学校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要持之以恒,必须要长期地坚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思想觉悟水平,必须要长期地坚持从点滴小事上教育学生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如何做好安全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