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巧用文本资源 指导写好小练笔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王志红

  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课程标准》 中的其中一条: “读写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 必须着力培养。” 因此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写作, 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着重在六年级积极开展随文练笔,尝试着把阅读和写作协同共奏。在随文练笔中培植了孩子“想写”的意识,激发了孩子“乐写”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会写”、“善写”的能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时,我的训练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回放经典,模仿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实践告诉我们,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 如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这 一份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一份独特的感受,学习模仿用他的方式和山中的“朋友” 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邀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翠绿的小草!--------------,----------------?

  你好,----------!--------------,----------------?

  这样的随文仿写,由易到难,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练笔中有了再一次阅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二、启发思维,拓展文本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在描写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创设情境,采用拓展想象式练笔,激发学生的思维,填补文章的空白,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

  1、填补空白式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生:“如果此刻你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草原是一首诗/云朵舞着轻纱/风儿轻轻地呢喃/河流唱着欢歌/牛羊快乐地奔跑/无需修饰/ 不用雕琢/ 草原就是一首美丽的诗。”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更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2、扩展情节式

  所谓“扩展情节”,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简单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内容扩写具体,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文时,在讲读第 2、3 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他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在倾诉着什么呢?请写一写它们的心理活动。这里的训练设计,给了学生无限的表现空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童心童趣,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扩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描写与叙述的技能。

  3、结尾续写式

  很多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此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式练笔。如《穷人》全文讲完后,引导学生围绕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两个孤儿的命运,围绕故事主线“收养--抚养--养大”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 续写结尾。提出续写的要求:(1)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要前 后一致。(2)掌握故事情节主线,要前后连贯。(3)想象要合情合理。如:桑 娜拉开帐子后,会看到怎样的情景?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说?怎样做?第二天,桑 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 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学生会联系前文想象出各种各样的 故事情节,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4)把从课文中领 略到的一些表达方式适当运用于练笔中。

  4、体裁改变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从第三学段开始,阅读目标对不同文体进行分别表述,即分别就说明文、叙述作品、诗歌提出阅读目标。这样的表达是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提出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阅读要求。因此,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互换改写,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掌握各种文体特色,更能引发他们对各种文体的阅读乐趣。例如把精练的古诗词中所包含的丰富语义体会深透,再把诗词中人物、景物、事件加以扩展,加上个人理解可改写成叙事性、写景抒情等各类型文章。再与古诗词的凝练美作对比,再次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深化感悟。此外,把一些平实的说明性文章改写成童话式叙述文,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更能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可改写为《地球的自述》。让学生充分运用个性化语言对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重组,完全体现了他们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发现、建构、创造新意义的过程。

  随文练笔,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就算是片段也可以妙笔生花,就算是片段也可以文思泉涌! 是呀,在片段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经典写法,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了发挥想象,这不正是作文教学所要求的吗?片段写得精彩了,连片成篇还会远吗?我深信: 只要教师坚持不懈进行随文练笔,一定能培植孩子“想写”的意识,激发孩子“乐写”的兴趣,培养孩子“会写”、“善写”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奏响语文教学的华美乐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激活语文课    下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的一点心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