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需要,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良好的“情景”,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进步时的快乐,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为爷爷买礼物的情景:爷爷的生日快到了,丽丽为爷爷买了一份礼物,她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她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

  二、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任何过程如果有诸多问题并列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个问题是居于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抓住这个主要问题,追根溯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学生学习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时,问题的关键是分子相同,分母不相同,抓住这一要害,创设情境使学生想方设法用学过的知识,引导得出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问题就自然化解了。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必须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因为只有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带一个小平面镜。首先让学生照一照钟表、自己在镜子里成的像,这时学生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颠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颠倒了?是上下颠倒了还是左右颠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操作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通过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在操作中有利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