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巧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刘文玲

  语文的许多课文里都蕴含着美育因素,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这些美的因素再现为具有美的形感、美的色感、美的声感的立体感形象,使学生在审美的认识过程中,形成审美的意象,培养审美的能力。

  一、形声结合,在视听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然而,学生 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拗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 统一的信息集合体,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例如上《荔枝蜜》一课,课件设计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情感疙瘩;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二、 创境悟情,以情感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电化教学常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课文朗读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锉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地非常到位.同时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优美的画面,美妙的旋律等让学生欣赏,并深化课文内涵,强化课文中的人格美、社会美、自然美等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如:我在教学《菜园小记》时,首先放了剪辑的大生产运动的镜头,同时放录音:“解放区呀么呼咳,大生产呀么呼咳,……”;“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生动的画面,激昂的乐曲,把学生的感情带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然后随着课文的分析相继打出一组投影片,并配以深情优美的语言解说。这样几幅投影片,几段优美的描述,将《菜园小记》化成一组有声有色的庄农画和朴质幽雅的田园诗,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觉和体会这种朴素的、自然、积极向上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正确评价美的基础上,积极地去创造美。

  同样,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在对比中领略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情感是实施美育的关键,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深刻地感受美.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钮带,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连结起来,使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能产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的效果.而这种情感钮带并非机械地组合,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环境,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诗歌不是说明文,不能通过教条的分析去讲解,也不同于议论文,不能运用逻辑和抽象分析.诗歌是形象,教学中要*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去理解,欣赏.传统诗歌教学讲究字,词的疏通,句意的理解,不像是讲诗,把好端端的诗歌分解成大白话,了无诗味.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去感受诗歌意境.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中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不论是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行文节奏的处理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谐和,无不展现和谐美的身姿,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下一篇:作文教学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