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拉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真正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由被动学习转化为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平时的下乡听课调研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都知道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上也都有让学生阅读这个环节,但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做得很不到位。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内容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差。数学阅读和语文英语阅读不同,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叙述都非常简练严谨,逻辑性很强,还有大量的表格和图示,其中所含的信息,有时比文字所含的信息还要多,这都给我们的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很少有学生把阅读数学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学生阅读前,老师如果能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些悬念,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在一次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讲八年级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时,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引入了《新龟兔赛跑》故事,趣味性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下子就被调到起来了。

  二、 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是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学生提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包括阅读课本和参考资料,根据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我们可以把预习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上。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在阅读前,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和启发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比如 “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这个定义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让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定义中的“相同”出现了三次,它们各自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先预习,给学生留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本,但更多的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看看教材,划出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预习就像是蜻蜓点水,没有起到真正预习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教材中看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及时问老师。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寻找相关资料,努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阅读理解能力较强。有些学生考试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粗心,计算失误以外,更多的是理解能力差导致的。很多学生不是漏掉了题目中的条件,就是读不懂题意,挖掘不出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对于一些典型例题不要急于讲解,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尝试,在错误中寻找原因,在反思中得到启发,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信息化,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近几年来,阅读理解型试题成了中考中的一个热点,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这类试题具有内容丰富、构思新颖、题型多变、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很多试题都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不仅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题一般都比较长,有的就像一篇小作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指导学生做这类题时,应教给学生读这类题的一定的技巧。首先要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然后让学生耐心读题,一遍不行可以读两遍、三遍,看看哪些语言是多余的,不用管,哪些语言必须一字不差,理解透彻。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稳定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运用信息技术 有效减轻作业负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