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有关分层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研究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3-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分层式教学是在同班学生之间进行分层式教学,这必须是建立在认可学生之间有差异性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其目的是达成最优发展的教学理念。所以说分层式教学是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加快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1]。

  1分层式教学的定义

  分层式教学,其简称是分类分层教学,是指按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不同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其中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智力因素、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方面。有区别地针对经分析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评估方法,尽可能的创造出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2]。

  2分层式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优越性

  2.1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对自己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由于教学的多重目标和教材的统一要求的矛盾,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既要不断的研究教材教法,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2.2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比如说优秀生“吃饱”、 中等生“解渴”、 落后生“消化”,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统一施教之间的矛盾。为了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充满信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到教学所带来的快乐,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低向中迈进、中向优靠拢变得非常自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由低到高的发展,为了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邻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果子”,这就必须相应的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

  2.3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首先数学的分层式教学是通过把完整的数学体系拆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为了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就必须利用数学问题的解决来取代抽象的数学知识,来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分层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载体的数学学习材料决定了分层式教学能否进入数学教学课堂中。从客观上来说,数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根据教学规律办事(即必须结合实际),这与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有严密系统性等特点相联系。而分层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正是可接受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可对同一个知识点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多个层次,这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层次性有关,同时在教师的教导下,为了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就必须按照每位同学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低层次目标开始逐步升级,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教师,就应该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或者按照思维的难点)来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同时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梯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之相符的问题链。而作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自己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链,进而达到有所发展和进步的目的。分层式教学是以“问题一一探索一一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分层式教学既符合了教学的规律,同时又符合了学生的愿望,促进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说实施分层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4中学数学课堂实施分层式教学的原则

  4.1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

  划分层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必须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同时又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由于每位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层次和目标是动态的。为了能达到低层学生能大步跟上,少数优生能脱颖的目的,教师必须积极地利用各种渠道,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同时也要采取加强个别辅导的方式。

  4.2目标原则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取与之相符的分层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教学目标,必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措施,有一种或多种教学措施来确保每个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以确保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4.3激励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反馈,及时补救。对于中下层学生而言,必须充分肯定其一点一滴的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自我挑战,得到成功的愉悦。总之,不管选用何种形式的分层方式,都必须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放在首位。

  4.4评价调整原则

  在分层式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评估教材知识点的相关落实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细致、科学地评价每一单元的分层效果,从而能更好地设计下一单元的教学。

  5 “分层式教学”实践要点

  5.1学生分层

  利用若干个“层”把班内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区分出来,从而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来对“症”下药,这才是分层的实质性意义所在。

  分层主要依据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的综合能力,比如数学分析、逻辑推理、创新、发散等方面,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等因素。其二是严格组织的学科考试成绩。为了能更好地确定每位学生成绩的稳定区间和波动特点,就必须参考和分析每位学生的多次成绩。

  5.2目标分层

  教学的归宿是目标。分层式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能力,首先从分层次备课入手,制定出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既不是轻而易举又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按内容分类,主要包括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发展目标;也可以按时间分类,主要包括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对于分层式教学而言,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可能被忽略掉。

  例:教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制定知识目标中的基本目标: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中级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情况,熟练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发展目标:能推导求根公式,会对一般形式进行配方后,会根据判别式的值与零的关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情况。

  6结论

  分层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逐步减少差生的比例,显著控制了学习成绩分化的现象。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课如何提问    下一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