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加强朗读训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读通、熟读、读懂、会读、读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语文大纲也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所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如何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范读引导

  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内涵等,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所以有时候一篇课文已经讲完,而学生仍旧只是一知半解。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

  趣之以读”、“读之以思”。因此,范读是文本理解的一个重要导航。《一株紫丁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可能没这样深刻,我教这篇课文时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自己先声情并茂地范读了一遍课文,学生感受到了诗中浓浓的师生情,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接下来整堂课的学习都沉浸在爱师敬师的氛围中,教师范读在文本理解上就起到了一个关键的导航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也能把教师的情感、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具体、深入。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富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在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教材文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结合课堂口语训练,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与文本对话,从教材中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历不同,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理解,学会接纳各种不同的解释,学会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反思,学会质疑,最后通过相互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同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例如,在阅读《祝福》这篇课文时,我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会死呢?”这个问题,接着又故意加强语气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可以从课文中去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抢答。学生们情绪高涨,有些学生说,是因为她沦为乞丐,极度贫困而死的;有些学生说,是因为她怕死后被锯成两半,极度恐惧而死的;有些学生说,是因为她可爱的儿子死了,极度悲伤而死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最后,学生得出一致的结论:祥林嫂其实是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而死的。学生在积极、热情的回答时,却受到深刻的教育,深切感受到封建礼教下的悲剧,对旧的礼教与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的学生毕竟是来自农村,并且在偏远山区,落后的经济导致了学生家庭的贫穷,仅靠一周两节课的时间补充养料是远不能达到新课改的阅读要求的。因此我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读一篇散文或诗歌或杂文,再提出我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从中还感受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日益丰富与成熟。如在学习《日月潭》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准备了关于日月潭风光的散文诗,通过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他们既感受到了家的本质的含义:是亲人所在的地方,是我们灵魂的故乡;同时又能与教材很好的结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感情,在教学中准确的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三、避免形式单一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形式应多样化。范读、领读、散读、抽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形式应交替进行,给学生以新鲜感。在低年级的朗读训练中宜多用范读和领读。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初期,尚未形成汉字音、形、义三者的牢固统一联系。在朗读时常常表现为一字一顿地读。或用手指指一个读一个,因而常常会将多音词人为地分割开来读,很难把词联合成语气连贯的句子一气读出来,所以朗读往往破坏了正常的语调格式。结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先范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词联合成语气连贯的句子读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课文。当然,对个别差生还应教读。散读宜在讲读课文之前进行,一个班的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在讲读之前,学生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朗读水平或快或慢,便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抽读宜在讲读时进行,抽读是学生单个地朗读,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而在讲读时对症下药,及时纠正。但抽读时,千万不能只抽几个“读书常委”。这样不利于提高全班的朗读水平,也不利于教师正确了解情况。分角色朗读和齐读宜在讲读课文之后进行。讲读课文之后,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时学生才容易进入角色,朗读的质量才高,才能更好地帮助差生正确地理解课文。齐读时,学生也不至于因为跟不上而打“二和声”。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技巧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