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生数学常见解题错误分析与对策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5-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每次学生考试结束,我都习惯翻阅学生的试卷,并访问了一些解题错误的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从他们的卷面与谈话以及平时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解题常见错误大同小异,并且许多错误都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应提高对以下几种情况的重视,在教学中防患于未然,避免让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利于更准确、全面评价学生。

  1、 原因一:忽视细节,功亏一篑

  在试卷中许多学生解答方法熟练,思路清晰,但是因粗心读题,数字抄写错误导致全题皆输的学生不知有多少个。又如填空题:果园里有桃树m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5棵,梨树有( )棵。将m看成常用的X,有6个学生都写成2X+5。又如列式计算的用3/4与和1/5去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学生的列式:(3/4+1/5)÷(3/4-1/5)即把“除”看成“除以”。在小学阶段的试题中,这个“除”字不知害惨了多少学生。

  还有许多出现错误的学生,大局上能把握全题,思考方向也是准确无误的,可是将一些细节之处忽视了,结果功亏一篑。如:制作一只长1米,宽8分米,高6分米的无盖长方体玻璃鱼缸,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个鱼缸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十分清楚怎样计算,长方体鱼缸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可是题中长却是1米,有7个学生全将长当成1分米。所有列式及计算也就全军覆没了。由此可见学生缺乏对现实物体的感知,长1分米,宽8分米,高6分米这样鱼缸的样子有多怪。

  对策:出现类似以上两题错误的学生在于读题时注意不能顾及到这些细节之处,即考官们设下的陷阱,一次又一次掉下去,老师强调多次学生仍屡做屡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抄写数字之后一定要写一步检查一步,看抄写是否有错误。读文字题时应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关键处如“除” “除以”一律标重点警示号#,给自己提个醒:小心有陷阱。在求类似几何图形面积、周长、体积这类题时关注单位是否统一,所有涉及到可能需要单位换算的地方都用自己的方法标示,要换算的先换算,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列式计算。这样自己给自己立警示牌的读题习惯养成之后,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就能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2、 原因二:思维定势,缺乏深入分析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中,常见的是分数乘加乘减应用题如:(1)一袋食盐有1/2千克,一个星期后还剩下2/5。用去多少千克?也有一练习题(2)一袋食盐有1/2千克,一个星期后还剩下2/5千克。用去多少千克?题(2)学生解答为1/2-1/2×2/5,显然是受题分数乘加乘减应用题(1)的影响,造成思维定势。这类题目有部分学生做一次,错一次,订正一次,但在以后类似的练习中,他们仍我行我素,一错再错。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其内容编排基本上是1道例题配几道练习题,如果例题是a±a× ,那么后面几道练习题也一定是这样列式的。运用这种规律,学生能在新授课上依葫芦画瓢,从而把数学学习简单化,新授学习阶段学生思维定势就已形成。但这种简单化的学习一进入综合练习,障碍便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原因。

  对策:克服思维定势干扰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一题多变,重视灵活审题,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例题题(1)、完成巩固练习之后,可悄悄出现对比性练习即题(2)学生练习之后统计错误数,将惊人的数据公布,学生思想定受到巨大地冲击。这样设计练习,将潜在的错误及时呈现,然后通过比较、思辨,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省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确思考。

  3、 原因三:思考不全面,估算意识淡薄

  在求长方形面积之时,题中有提示,如鱼缸提示无盖;书架提示前面用玻璃做。可有的题目没有提示,需要学生对生活有所观察,并在解题时,全面思考才能正确解答。如通风管是无盖无底的,火柴盒内盒是无盖的,外盒是侧面的,粉刷柱子量不用粉刷上、下面,教室不需粉刷地面这些都是常识,可有的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全要,这显然不符合现实。又如:计算结果本班学生共460 人;大楼平均每层2.025米,或63米;学生共180人,喜欢篮球运动的占20%,求喜欢篮球运动的有多少人?生将180÷20%=900(人)部分数远大于总数而没有感觉。学生缺乏一种估算意识,不能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最起码的反思。

  对策:首先应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每个物体有几个面,各是哪个面,如做这个物体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哪些面不用考虑。在教学表面积公式的应用时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这些特殊物体,上课时能带来的带来,让全班学生共同观察,做到资源共享。不能带来的做个记录课上交流,课后有条件的学生再到实地观察。练习设计应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当设计师、工匠,学习模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用心观察、获得丰富的体验之后,学生思考问题才更加全面,更符合现实情况。对于估算,不应在估算单元教学一完就抛之脑后,要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在解题之后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反思,我这个答案符合题目的意思吗?经这一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荒唐的答案了。

  4、原因四:解答死板,不知灵活变通

  由于认识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学生考试中常常会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1) 2/5乘1/4与2/3的和,积是多少?有的学生看一步写一步,一看2/5乘1/4就先将2/5×1/4再加上2/3。又如(2)问题是小明有多少钱?回答小明有12钱。小明有多大了?小明有17大。即解答死板,按部就班,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变通。老师没有特别指出,他们根本不知错在哪里。

  对策:老师针对以上情况如果简单采用训斥或重做的方法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只能刺激他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如避免肉体的疲劳)和安全需要(如不使自己的名誉受损)因此只能收到短期效果。要使学生根治这些错误,不妨适时来点幽默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认识与自我实现的需要。针对第(1)种情况,有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然后让学生缩句(学生不知所以:数学老师上语文课了!):弟弟吃了苹果。老师马上质疑:能不能因为“哥哥”二字离“吃了”最近,就理解为弟弟吃了哥哥?学生连说:“不行”应该全面理解整句的意思,这时再出类似的练习,学生已能正确理解了。针对(2)可将学生叫到面前一一笑着问“你今年多大了?”“我今年12岁。”“不,你应该说有12大了”又问“××你有多重?”“我重32千克”“不,32重”再问“你有多高?”“我有150厘米”“不,你好象有150高”……他们听后,一个个羞愧地低下了头,并且很快就更正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错误。学生从师生对话的幽默调侃中反思自己的解答过程,他们会抿着嘴笑着,把错误一一订正。

  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更不能对出现错误的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大发雷霆,而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彻底根治错误,当错误出现后要肯花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的全过程,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学生自己搬走学习的绊脚石,在后继的学习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体会    下一篇:数学优秀教学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