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面的局限,对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虽然现在许多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单纯的心理健康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负有很大的使命。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很幸运的。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心得: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进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在校的学生,部分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班的梁梦冉,别看他是个女生,但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在她的带动下,我们班成立了预习小组,小组中成员每天在他的带领下自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遇到争议问题自己找相关证据驳倒对方,很少出现蛮不讲理的现象。长此以往,这些孩子既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既学会了与人合作,又学会了关心、鼓励他人,为他们今后在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有一次学习小组在汇报成果时,小组中其中一名学生成绩较差,平时很少发言,在其他成员都作了精彩发言,轮到他发言时,由于紧张也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说错了,同学们会笑他,不敢说。这时,教师发动小组其他成员对他说鼓励的话,别害怕,你一定行,别紧张,你再想一想,我们支持你。可这个学生还是一言不发,教师又让全体学生鼓掌鼓励他,我们全体同学相信你一定行。教师又适时降低要求,让他先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他读了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师又鼓励他说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句子,他在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中,慢慢地讲起来。在他讲完后,教师又带领同学们再次热烈鼓掌。这样既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信心,也使更多的学生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受到感化。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潜在心理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蕴含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由此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1、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众多历史伟人的博大胸襟、奉献精神、英雄气概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把学生带到历史伟人的高尚思想品德中,更好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课时,就可将这篇课文所蕴含的精神充分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这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中领会到伟大红军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也可让学生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中学到一定要坚持才能看到胜利,才能达到成功。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将教材中所包含的精神最大限度的教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巧妙设计课堂导入,给学生强有力的震撼。导入作为课堂的引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教学活动参与性的吸引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度挖掘教材,诠释文章文字背后的真正情感和思想表达。比如《背影》,这堂课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导入时,为了增加导入效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文章的故事转换成图片配音乐的形式,一幕接一幕,一环扣一环,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震撼下一定会为此感动,也能回忆一些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其中有愧疚,又自责,也有憧憬。

  3、透视语文的作者境况,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致使我国现今的很多教育都出现了错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其实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作者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学”和“品”的最好材料。如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等,鲁迅用自己的行动为救国救亡呐喊着,用拿来主义践行着爱国热情他俯首改为孺子牛,他弃医从文,彰显一代爱国人士的品性。这些可以鼓励我们今天的莘莘学子,珍惜和平,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多一点承担和奉献。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是语文教师应担当起的责任。立足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尊重、信任他们,努力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亲密朋友,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学会尊重、信任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课堂,面对我们的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内心里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通过语文课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自尊心和责任感,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逐步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指导小学低段学生口语交际    下一篇: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趣更有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