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我本人做打工妹之家的志愿者已有6年。与很多在京打工的母亲有接触。这张图片是我主持的《我的兄弟姐妹》活动中,一位母亲在说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在老家的孩子.我深切的感受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社会问题。

  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两千多万。随着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情绪和行为适应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的处境令人堪忧,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2009年我随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到江浙农村调研,了解到有些村里夫妇二人都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是我在调研中拍的一张挂在墙上的照片。

  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前不久,广东肇庆父母在外打工的一名3岁的男孩为了救掉进石灰池的妹妹,自己也跳入滚烫的石灰池,结果这两个孩子都被重度烧伤的事件很感人同时又很值得深思的。父母外出务工,会使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的忽视以及留守儿童本身自律性较差,他们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控制,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他们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从而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屡屡发生。

  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监护,加之他们年幼,思想单纯,辨别是非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这些诱因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而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

  父母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很难得到父母贴身的爱和关怀,祖辈教育观念落后和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还有失学、辍学现象。也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飘忽的身影,是可望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

  当外出打工的家长给家打电话或返乡时,留守儿童对父母感觉陌生,交流困难,不敢把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留守儿童思亲之情的表达受阻、心理情绪的压抑、心理问题的淤积,导致心理发育出现障碍。

  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等。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消息表明,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是这类孩子,由于留守儿童在行为养成和对事物的判断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教育和约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是非观念不强、对错判断力弱,容易受到诱惑和不良影响而使成长偏离正常轨迹。这些问题已发展成为影响千家万户幸福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需要关心、关注和关爱。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使农村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

  (一)政府要高度重视

  一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机制

  1、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入学教育、学校建设、户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确保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解决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村流动父母的后顾之忧。

  2、政府应组织力量,展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探索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新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提供物质保证。 建立起留守儿童档案卡和联系卡制度,并采取对监护人进行培训等措施,有效地建立起长期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机制。

  3、应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要建立明确责任机制。坚持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担负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任。三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因本地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只好外出务工。因此,只有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就近务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4建立一个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在乡(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

  5 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及考评体系,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工程,纳入"城乡共建"责任体系,和妇女儿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盘规划,统筹部署,统一督查考,加大经费的投入, 总结和推广各地在此项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要落实评价机制,政府应对有关部门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年度考核评估。

  (二)社会要主动关心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较差的问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从严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大力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突出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重点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室等规范经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孩子们的精神污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自理自护、自立自强,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发动社会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这是我在农村无意中拍到的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亲密接触的照片。

  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三、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重任。充分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1、提高认识,纳入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2、强化领导,组建工作网络。为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正面引导。学校应成立由校长任组长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3、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使“留守儿童”底子清楚;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每位教师都要有“留守儿童”帮扶对象,积极解决“留守儿童”吃、住、学习、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 “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设立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5、开通亲情电话: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交流、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父母声音,得到亲情关爱;

  6、坚持指导“留守儿童”用书信与父母沟通,帮扶教师每季度要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密切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感受亲情温暖;

  7、开展丰富多彩活动,陶冶学生性情。学校将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趣味性文体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性情。评选表扬优秀“留守儿童”。正面引导教育“留守儿童”。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社会、家庭了解孩子的校外表现,征求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对“留守儿童”实施有针对性教育。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委托监护人进行培训,使之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其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广泛动员各部门参与。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关爱、帮扶“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纳入考核,强化责任。“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将成为学校一项常规性工作。把教职工落实“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任务情况作为学年度工作目标考评的具体内容。并依据工作开展情况实施考核评估,强化责任意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分层教学管理对有效转变学困生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联片教研对中学教师的发展及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