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较大的权威性,是一名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师长,是学科知识的传播者,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可通过谈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及疾病的成因:

  1.家庭方面。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不少家庭不懂得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甚至连平等对待孩子也做不到。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其学习生活中的自由,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无形中给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独生子女增多,孩子们常常成为家庭中心,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娇惯或家长的期望值不切实际,这些违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造成他们的心理状态欠佳。

  2.学校方面。(一)学习疲劳。学习疲劳与很多因素有关,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的紧张程度、学习持续的时间、学生的情绪变化等,都有可能引起或加重学习疲劳,为了预防学习疲劳,班主任应和各科老师商量科学安排好课程,教师的方法也应灵活多变,直观有趣,讲练结合,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二)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冷等生理反应和苦恼、无助、担忧自我否定,胆怯等心理情绪反应,随着考试焦虑的加剧,应试者也会出现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立不集中,思维僵滞,等身心反应,这时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心理自卫。

  (三)厌学。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魂不守舍,打瞌睡,或者在下面偷着看课外书,玩玩具等,有的干脆逃学,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不能放弃这些学生,而是努力的培养他们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努力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落后的学生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3.社会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期贫富差距的拉大,家长待业和下岗,社会腐败和暴富反差的心理平衡,容易酿成社会问题。二是近年来腐朽思想文化和西方颓废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媒体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给涉世不深、缺乏理智的中小学生以巨大冲击和影响,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分析心理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学生群体建设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疏导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言语交流疏导,,改变人的情绪,然后再通过情绪影响和改变一些身体状态,便可起到教育的作用。在运用谈话法进行心理疏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态度要诚恳、温和、亲切,使学生从谈话者的态度与口气中感到可信,获得支持,树立信心。②对于学生反复而冗长的诉说,要有耐心,并适当的给予引导。③对学生所谈的内心隐私或问题,必须绝对保证保密;对于学生所谈的尚未弄清楚的情况和问题,保持情绪的平衡与态度的中立。④进行心理疏导不能操之过急,要有反复的心理准备,有的不是靠一、两次的谈话就能奏效的。⑤谈话前要掌握与谈话主题有关的情况,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进行心理疏导。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特色学校的特色为特征,这种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健康的心理教育模式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要进入教学的主渠道——课堂,为学生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心理气氛。在教室、走廊里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爱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等名人佳句,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这小小的板块中闪现。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与家庭、社会联手,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大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学生的很多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

  活动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时机组织心理健康方面的各种活动,使学生纯真的心灵在活动的摇篮中受到陶冶,使心理更健康地发展。

  1.故事法。单凭空洞的说教对学生来讲太枯燥乏味,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讲故事寓教于乐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对学生进行自律、耐挫教育时,可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举行故事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可以请先进人物来做报告,真实生动的例子都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下深刻的烙印,激发他们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2.游戏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时可采用游戏法,可结合所学课文做游戏,教师可精心设计合作式游戏项目,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合群、合作、交往的重要性,克服妒忌、自傲、孤独心理。可设想小朋友野外探险,遇到危险,只有一个出口,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离开,怎么办?都去争抢先出去行不行?让学生参与游戏,找到出路,学会镇静,与同伴合作,共同获取成功。

  3.表演法。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广泛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我校在语文英语学科组织的演讲、课本剧表演等,要求全员参与,这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很好的素材,学生自己编排小话剧、课本剧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孩子在家的表现搬到小舞台上,让学生自己评判对与错,找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

  3.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三.善于调节自身情绪,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淘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征,自然似之。"这说明了学生容易受所处环境影响的心理特点。

  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

  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同龄共振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但这种趋向似乎在日益显现出来。现在的学生愈加重视朋友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烦恼,这恐怕是一般家长和教师所企望莫及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影响他周围的许多同龄人。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他们发挥同龄共振的作用。当然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会有传染性,我们要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不足和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学习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可以预防那些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通过多处渠道的综合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大班额下班级管理策略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