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更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而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阅读鉴赏中进行德育渗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情绪,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除此之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水到渠成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1.背景渗透。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人虽处逆境仍能旷达乐观地面对生活中挫折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当前学生健康的心理。

  2.形象渗透。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通过从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读“刘和珍预定《莽原》杂志,担任‘风潮’领袖,忧虑母校前途,以至最后在段政府门前喋血,危难中相互救助”这一系列事迹的描写,感受塑造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这一革命青年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3.重点语句诵读渗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作品能加深对其思想内容的理解,尤其对一些重点语句的诵读,如对名言名句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历久不衰的格言名句。不少是文情并茂、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就是通过其中一些句子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例如《离骚》的教学,我就是通过有感情地、反复地诵读,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亦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4.情境渗透。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强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课文特殊而强烈的氛围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李白《将进酒》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视频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的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入李白《将进酒》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文豪放愤激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涌动着的感情激流。

  5.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语文活动中的学习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开展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们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超级演说家”等优秀视频。观看视频,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的熏陶感染。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要学生能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认识深刻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忽视或淡化作文的德育功能,是与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相悖的。

  我曾设计一系列作文题,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写作指导、作文讲评等,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例如,我曾进行了以“目标”、“责任”、“慎独”、“贫穷与富贵”等为话题的作文训练。对“目标”话题进行探讨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目标的威力》一文。哈佛大学的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此话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促使其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探讨“贫穷与富贵”话题时,我巧妙地将孔子观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社会腐败现象及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等联系起来进行探讨,使学生领悟到精神与物质平衡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但教师要善于点拨,这样对学生是一次极好的思想教育,无形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中渗透德育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接受课文思想内容的教育,并内化为思想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这样,学生才觉得老师的话真实可信。“亲其师,则信其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感染学生,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总之,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牵涉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牵涉到教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正确处理教材及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牵涉到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失时机地选取渗透点和教法实施德育教育。我相信只要语文老师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于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就有可能如同“春雨”随“春风”,“潜入”学生的心田,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    下一篇: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