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安全管理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不同发展中幼儿的需要,因此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活动当中,安全管理也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接下来浅谈一下区域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一、良好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1.开阔的区角设置。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的需要,利用矮柜、桌子及大型建构玩具拼搭组合、空间立体吊饰分隔等方式,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几个开阔的区域,由于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区域间既不要相互干扰,又不要过于封闭。各区域以开放式和半开放式为主,便于幼儿自由活动和相互交流,也有利于教师的及时关注指导。

  2.区域的数量。小班幼儿很多方面需要成人的帮助与指导,开放的活动区过多,不便于教师的观察指导。比如班级共创设8个区域,每次轮流开放5~6个区域,以每个区域4~6人活动为宜。这样即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满足幼儿的交往与相互学习的需要,同时,便于教师很好的调控全局,在幼儿间发生争抢等矛盾时,给予及时的处理。

  3.区域标志形象而醒目。无论是操作区、搭建区,还是幼儿喜爱的甜甜屋,区域标志形象而醒目,会使幼儿一目了然,可在明确的目的中身心愉悦的选择活动,如:“甜甜屋”设计成充满童趣的卡通房子造型,给幼儿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4.材料放置在较低处,方便幼儿取放。小班幼儿个子矮,力气小,因而活动区陈设的玩具、材料等位置要放得低一些,并且玩具不宜过重,便于幼儿取放。

  5.相同材料数量充足。小班幼儿模仿性强,而自我约束力较差。他们常常看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因而,每个区域相同材料数量要充足,避免因材料不足而发生争抢现象。

  6.区域设置注意“动静分离”。安静的区角与嘈杂的区角要相对分隔开,如图书区和操作区是相对安静的区域,这就需和建构区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

  二、材料的选择与操作使用安全

  1.材料的制作和投放。

  活动区中的材料在制作和投放上遵循着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原则。例如:操作区中,提供了发展幼儿夹、捏等手部训练的操作材料,包括:夹子、小碗、杏核、雪糕棒、毛根、玻璃球、围棋子等,首先对材料进行清洗消毒、阳光暴晒等处理;对夹子和饮料瓶制作成的小碗的边缘用纸和透明胶进行了包裹改造处理,以免边角划伤幼儿手指;建构区里的各种形状的木块、小圆木,在制作使用前,用砂纸对木块的边缘进行磨光处理,去除木刺,避免上面的木刺伤到幼儿的手指。

  2.勤检查、常修补。

  每次活动前后,都要检查材料是否有破损,并及时修补或更换。特别是区域中的自制木块积木和小玻璃瓶,每次活动前后都要进行检查,以防破损处对幼儿造成伤害。

  3. 讲要求,多示范。

  幼儿年龄小,手部协调性差,活动中多采用讲解要领,示范指导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如:美工区使用剪刀时,先示范讲解,以富有童趣的口吻向幼儿介绍使用方法,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安全的使用剪刀,比如剪刀递给别人时,要自己拿好剪刀头,把剪刀把儿递给对方。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剪刀尖必须朝自己的正前方且不能把剪刀尖指向别人。操作区里,幼儿最喜欢摆弄围棋子、玻璃球、蘑菇钉等小物品,这些小东西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幼儿放进口中、鼻中、耳朵里,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在开展活动前给幼儿讲“小物品的危害”,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小物品才安全。

  三、区域活动的规则制定与指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但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建立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区规则,是组织好区域活动的基础保证。

  1.区域规则的制定。

  利用图谱加文字的组合方式制作成立体移动式的规则版块,放在明显位置以示提醒。引导幼儿明确材料的操作方法和规则,让幼儿在规则的指导下学习,逐步养成规则意识,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幼儿会渐渐形成良好有序的操作习惯,进而尽量避免争抢、打翻材料现象的发生。

  2.亲身体验感受,巩固进区规则。

  适当的区域人数是有效操作的前提。甜甜屋,由于区域面积小,进区人数设为4人但这个区域一直被人满为患所困扰。有一次区内同时进去8个人,我没有直接制止而是让他们亲身体验在拥挤的甜甜屋里,坐没法坐,站没法站,模具不够用、切磨工具少的感受。然后再组织4人一组进去玩,体验宽松、舒适的环境才让人感到快乐,幼儿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巩固了进区规则。

  3.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

  区域活动时配有轻音乐,要十分注意建立平等宽松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作品及活动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留给幼儿自己解决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接纳的态度投入到活动区的指导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幼儿自主性地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四、同班教师间的配合

  同班三位教师在区域规则、目标的制定及活动的指导方法上要共同协商,统一要求。在区域活动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分工、有合作。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保育员老师要尽量配合活动的开展,成为当班教师的得力助手,在个别幼儿有特殊需求或出现特殊状况时,比如:入厕、喝水、穿脱衣服等情况下,配班教师或保育员老师要跟随照看,协助处理。不能在幼儿活动期间因一些特殊原因,使个别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更不能因教师拿取材料或其他原因出现空岗现象。

  区域安全管理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一方面要为幼儿创设实践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材料,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满足幼儿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天性;另一方面,一定要负起保护幼儿的责任,及时发现潜在危险,营造安全的环境,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作为教师不能怕幼儿受伤就限制幼儿的某些活动,而应该给幼儿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只要教师做到活动前常规范,活动中常组织、常整顿,活动后常评价。这样就能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区角活动成为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上是我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很不成熟,有待于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积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师的教学用语    下一篇:幼儿绘画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