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古诗文教学方法创新随笔之情景交融话诗词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7-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也是中招考试古诗文赏析的主要内容。了解古诗词中有关情与景的知识,对中学生鉴赏古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一)诗歌之触景生情

  长江之畔的黄鹤楼,让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而来,一证风流。登临此地的文人雅士们每每题诗作记,竞相构作,以留鸿爪。这其中,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出类拔萃,更是成为黄鹤楼题诗中的翘楚。传说在崔颢写下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诗人李白也来到此地,趁兴登上了黄鹤楼,远眺汉阳城、鹦鹉洲,兴之所至,欲作诗一首。在读到崔颢这首浑然天成的题诗后,李白钦羡不已,大为折服,为之敛手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搁笔而去。

  崔颢的触景生情让名镇诗坛的李大才子搁笔远去。崔颢是“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如果人的情绪可以用山来形容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是山脚,由于外界情境的刺激作用人的情绪会发生变化,这时候情绪位于山腰。当外在的刺激极其强烈的时候,人的情绪会处在山顶。不同的景因时、因势、因地引发不同的情,也即触景生情。谢榛说“景乃诗之媒”。宋玉在《九辩》中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也是触景生情的意思。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就是触景生情的范本。

  上阕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阕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家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转地传达出来。

  (二)古诗中的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

  杜甫的《春望》李白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缘情写景的范例。

  《春望》全篇围绕“望”字展开。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缘情写景,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李白因为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心生无限伤感。于是,作者眼中的杨花,其漂泊无定的特性,被诗人用来抒发感情。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也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惆怅与感伤离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作者与王昌龄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缘情写景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

  (三)古诗中的情景交融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语)③。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如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现了另一种优美的意境。这是一首描写黄沙岭夜景的词作。明月、树木、鸟雀、星空、茅店、小山、小桥、流水等,这些视觉中的形象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蝉鸣声、蛙鸣声、风声、雨声则是从听觉上构成了一首优美的乐曲。清风吹来,稻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再从嗅觉上写出了作者无比快乐的心情。自此,一幅有形有声、赏心悦目的农村风景画立时呈现在面前。作者触景生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读者在尽情欣赏词中优美的意境中受到感情熏陶,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使人不自觉地陶醉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

  理解了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对于鉴赏古诗词有极大的助益。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景与情的关系可以展开诗词创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