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7-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有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标准》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识,并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外,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如:在设计教学《比的意义》时,力求给学生新奇感,如通过欣赏图片、观察比较、分析关系等活动,让他们将长方形图片的美观程度与图片的长与宽的比有关,从而自然地把“比”与“倍比”“分数”联系起来,这样就从整体上揭示了“比”的本质,使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关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一)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二)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三)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经常开展“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学会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意识。

  小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怎样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的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数学意识很重要,数学意识其实是指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学头脑”。它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推理的意识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刚开始要求能够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归类,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并做出猜想,解释结论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的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推断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的思维习惯,它是数学的严密逻辑性的反映。如课前准备:在学习“打折”问题时,让学生去商场寻找打折的相关活动。课后习题:学习“利息”问题后,让学生去存压岁钱等等。通过收集信息,亲自体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通过解决“打折”“利息”等问题,归纳总结出实际上都是百分数问题,再举例验证、推广,不知不觉运用了归纳类推思想。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事实求是,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把加号写成减号,把除数和被除数弄颠倒了,把已经计算正确的结果写错……,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而是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

  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教学“数与形”时,每个练习题都要认真观察、思考,学生通过猜想、验证、比较等方法总结出规律,也许得到并非最佳方案,教师也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引妙导 营造数学课堂教学高潮    下一篇:谈小学低段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