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学校规划、计划的制订与撰写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1-09-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环节,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长必须履行的重要工作职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发挥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有效作用,以此推动学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科学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功能与特点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常用的计划性公文,是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制订规划的目的在于统筹全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并通过远景蓝图的描绘,明确发展目标,提升信心士气,提高工作成效。

  与工作计划相比较,规划的特点在于:内容上,规划比较全面,且以遵守原则为基本要求,对较长时间及重要工作,用以制定发展远景和总目标,以划分实现远景目标的阶段与步骤。而计划比较具体、单一;时间上,规划期限比较长,时限要求不严格。而计划则期限较短,时限性较强;性质上,规划是定方向、定规模、定远景,富有理想性和鼓动性。计划则是定任务、定时间,并限时完成,有很强的约束性。

  规划与计划既有区别,又有前后相应,相互依存的关系。规划确定方向,提出发展目标,确定工作任务,但实现规划却要靠阶段性计划来落实。计划是规划的执行者,计划内容的确定要依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来进行。因此,要区别和运用好二者各自的功能。

  (二)规划的基本结构

  规划的文本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签署三部分构成。

  1.标题。规划的标题由制订单位、内容和文种等“三要素”组成,不能省略其中某个要素。如《ⅩⅩ市ⅩⅩ学校2012.09~2015.08学校发展规划》,标题中的内容一项,要写明时限和规划的范围,是学校整体工作规划还是某个专项工作规划要交待清楚。学校工作规划一般三年或五年为周期。

  2.正文。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前言(也叫现状分析):这部分一是简要说明制订规划的起因和缘由,说明为什么制订这个规划。二是介绍学校现状,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等,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事实,而应把学校情况经过认真地综合、分析,找出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下面所提的规划目标言之有据,有可靠性。在以往督导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的现状分析,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或提出的问题与对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制订没有因果关系,其提出的价值不大。这是我们经常遇到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2)前景的规划:这是正文的中心部分。

  一是要解决“方向性”问题,要提出学校总的发展目标,即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这是规划的纲领和原则,是在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首先是学校的自身定位要准确,目标的确立要“量体裁衣”。其次是目标的达成标志要清晰,其状态标准和数据指标要明确。因此既要用精炼的语言叙述,要阐明学校的发展特色。这部分也是近年来各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中问题较多的地方。

  在以往督导检查中我们看到,有的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空洞、空泛、原则话多,缺少学校特点,体现不了学校个性发展。如一所学校提出办学总体目标是:“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办成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管理科学、教学质量提升、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目标确立为:“立足学校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理念,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目标适合于各种类型学校都可以作为“发展目标”,这种“目标”貌似有些标准,其实无标准。我们所说的“学校发展目标”是指学校经过若干年努力希望达到什么状态、达到什么标准。一所学校发展目标要与自身定位相吻合,要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在表达时要充分显现本校的特色、特性,也就是说要用确定性语言来表达,具有不可替代性。又如把“德育有特色、教育高质量、环境人性化、有影响受欢迎的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目标,似乎有了一定的状态描述,并分出项目结合了一些特性与状态,但仍然没有对“特色”、“高质量”、“人性化”作出“定位”与“解析”,没有呈现有别于他校的个性特点。理想状态的学校发展目标的表述应成一个系统,即包括总体目标、目标解读、目标分解(可按门类也可按年度分解)。当然,目标分析不一定在总论中表述,可以置于分项目措施的第一部分,然后围绕该分解的目标,写出主要措施或举措。

  还有一所学校提出“努力把学校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队伍精良、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通化名校”的发展目标,这里没有对“优美”、“精良”、“较高”等要做出个性化解析。“规划”是学校自主发展的表现,但它不仅限于工作规划的层面,而应当以理念规划作高位统领,校长要将办学方面的整体思考作理性概括,以作为办学思想和行动指南。“办学目标”是在学校办学使命、学校发展的愿景之后形成的确定性标准,而不是随意地设想或照搬他校的文本。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的要求,根据学校已有成绩、优势以及可挖掘的潜能,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办学目标。

  二是解决“做什么”问题,设计好主要任务,即确定各方面要做的主要工作项目,要写得客观、详实、具体。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发展目标与工作任务并在一起提出,其实目标与任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目标是指发展的方向,任务是指向发展目标前进过程中应做哪些事情,确定要完成的工作项目。此部分可用条列式语言叙述,也可用表格式呈现达成标志。如,一所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确立目标为:“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务实、具有现代教育先进理念和具备从事教育事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队伍。”然后就列出6个工作措施来落实。这里目标有了,措施有了,但根据目标确定开展哪些工作就没有明确交待。有的学校把工作任务与措施混在一起,把措施作为任务来提出,概念和思路产生混乱。按规范的要求,应该如下续写:“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任务及达成标志)。措施:一是在每年庆祝教师节期间,开展评选学校师德先进个人活动,并组织先进人物报告会,以身边的模范影响和带动全校教职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二是修改教师考核方案相关条款,加重师德在考核评比中的权重。2.倡导务实求实作风,形成任何工作都要以实效为目的的工作标准(任务及达成标志)。措施:修改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中相关条款,加大对教师工作实效的考评力度,开展跟踪性考核,突出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3.……”这样,目标、任务和措施都明确具体了。

  (3)对策和措施:这是针对第二部分目标和任务的对策和具体做法。这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要具体到使用什么渠道、利用什么载体、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目标,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因此对策要提得明确,措施要提得可行。这部分通常有两种结构:一是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阶段性规划,任务项目较多,因其各项任务比较独立,一般采用以任务为主线的“并列式结构”(措施都在各自的任务之后分别提出)。近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了《通化市××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参考样本》,规划的任务项目部分和对策措施部分并列,采用并列式表格,目标任务与决策措施条条对应,方便于日常参照执行和监督验收。各校也可以创新更好的规划格式,但必须要达到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二是对于学校某个方面的专题规划或任务较单一的规划,因其任务项目较少而其项目之间的联系又较大,一般采用任务、措施分说的“分列式结构”。

  我们知道,当理念性规划达到一定高度、有创新,且思维严密,那么“工作规划”才会比较系统务实,且任务指向十分明确。规划中的举措应当是提纲挈领的大事要事(任务和措施):一是所有的“事”都是为目标的实现而为的,因此“做事”时务必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将“工作目标”写在“做事”之前;二是这些“事”要用“系统思维”的方法予以梳理,找出关键“事”、重大而必不可少的“事”,分清轻重缓急,编出顺序来;三是发展措施是本校自主的主动的行为,不能“纸上谈兵”、“述而不作”、“述而难作”,不要盲目冒进,而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四是“措施”项目的构思,有自身的逻辑系统。有“想法”才有“做法”,前者是方向性的,后者是程序性的。只谈想法而无做法,难以变成实质性的行动。各项目措施之间也是相辅相成,互为照应的,如“师资建设”是为“实现教改”奠定基础的,因此“教改的行动”要有相应的“师资建设”行为作保证。

  (4)结尾,即远景展望和号召。这部分要写得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

  3.制订规划的日期:因标题中已包含制发单位,只需在正文右下方签上制发日期。

  (三)规划的写作要求

  1.提高认识,强化对规划制订过程的领导。前面说过,学校发展规划是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管理核心,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首先要通过学校发展规划来体现和实现。因此,校长要重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一是校长要亲自起草制订学校发展规划,这是校长岗位职责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当然,这不是说规划是校长一言堂的代表作,而是要求校长集全校教职工乃至所有关心学校发展有识之士的聪明才智,经过校长的提炼和加工,形成高度集中的学校精神,以此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意志,来促进学校发展。二是校长要把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作为思考和决策学校发展的思维过程,当作锤炼和提升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契机。三是要依法按章行使制订规划的民主程序,要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此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和执行力。

  2.深思熟虑,制订科学规划来引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制订规划的目的在于统筹全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制订学校工作规划,要依据法规、遵循规律、立足现实、统筹全局、放眼未来,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措施科学、言语简朴、可行高效,真正发挥规划对学校阶段性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3.认真落实,执行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规划。好的规划要有好的落实来达到预定目标,这是切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强化对落实规划的过程管理,计划的制订、总结的撰写是落实规划的关键和有效环节,要区别和处理好规划、计划、总结的关系,要把握好各自特点和作用。同时,制订的规划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我们作出的决策更加完美,收效更加圆满。

  二、认真研制学校工作计划

  (一)制订学校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学校工作计划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学校实际,预先确定一定时期能够指导学校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的一种文书,在学校管理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工作计划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施国家规定的育人目标,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引领和指导学校开展阶段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成效慢,具有较强专业规律的工作,工作标准明确,实施过程严密,操作手段技术性要求高。为确保这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能够引领和指导工作实践的执行性文件,这就是学校工作计划。它必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讲究科学方法的最佳的工作设计。

  2.学校工作计划是校长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校长素质与智慧的结晶。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管理核心,校长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质量,校长的办学理念必须通过阶段性工作计划加以落实。因此,学校计划就是校长办学思想的再现,集中代表着校长的管理思维和能力。

  3.学校工作计划的制订过程就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过程。学校工作计划的质量充分体现了校长决策水平和能力。校长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的确立,阶段性工作流程的系统设计,就是在工作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预示着工作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反映了学校阶段性工作效果。

  4.学校工作计划是具体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是否得到全面落实,主要取决于规划是否通过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因此,计划是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的分解,是规划的阶段性实施方案。

  5.学校工作计划是校长向上级部门汇报阶段性工作思路的书面载体,也是下属部门或个人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没有一个科学的工作计划引领,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就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方法和步骤就不够协调一致,学校整体工作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二)学校工作计划的特点

  1.目标的明确性与任务的针对性。我们制订学校计划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制订的,是结合学校工作需要和主客观条件来制订,其目的必须明确,任务必须针对本学校实际情况而确定,内容既具体又可操作。要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并会产生实效的工作计划。

  2.内容的全面性与实施的时间性。计划是学校开展阶段性工作的主要依据,内容包括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在制订计划前要对全局性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考虑和安排,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同时,对任务的实施时间要作全面考虑。时间是计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计划实施中尤其要强调其阶段性的工作效果,以确保任务的整体完成速度。

  3.措施的具体性与方法的可行性。因为计划不仅是用来具体执行的文书,而且也是进行具体活动的准则和纲领,因此,计划中的措施、步骤和办法必须具体而切实可行。所谓“具体”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不空洞,有抓手,有载体;二是可行,即能够操作,可能办到。措施只求冠冕堂皇,订出的计划或空洞无物、或做不到,方法不切合实际,它就必然毫无用处,失去制订意义。

  4.发展的预见性与文书的约束性。我们开展任何工作必须以计划为先导,而制订计划却又是在工作尚未进行之前,故而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为了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写计划前对该项计划在质量、数量、时间、步骤、措施、内部与外部的工作条件等诸方面都要做出成功与不成功因素的分析。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对将会出现的形势和问题作出充分估计,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才可能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计划作为学校阶段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一经法定会议批准或以公文正式印发,在其认定的范围内就具有相应约束力,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计划的写作格式

  学校计划的结构通常为标题、正文、结尾和签署四个部分构成:

  1.标题。计划的标题应包括制发单位、时间限断语、事由和文种类别(计划)四部分,一般四者要齐全,概括了文体类型、中心内容、时间区限。例如:《ⅩⅩ市ⅩⅩ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工作计划》。

  2.正文。计划的种类很多,但不论哪种计划,一般都是应包括“做什么”、 “怎么做”及“什么时间完成”等事项,具体地说,要有基本情况、目的与要求、步骤与方法、结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正文是计划的具体内容部分,一般由前言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⑴前言部分 前言是用简练的文字说明制订计划的背景和依据。背景是指形成计划的时间、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为确定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而介绍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校现状分析;依据是指与制订计划有关的学校基本情况、规划目标、方针政策、上级要求,以及上阶段的工作状况等方面内容,直接阐述制订计划的原因和理由。这是确立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普遍流行的学校计划模式开头就是“指导思想”,虽然阐明了制订计划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目标等方面的理论依据,但是缺少制订计划的学校现实背景与依据。由于缺少学校现状分析,使学校计划的现实目标和任务不切合实际,解决问题的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提倡学校计划的前言部分必须要有对学校当前现状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准确“诊断”,问题要找准,产生根源分析要清晰,为新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的确定阐明现实依据。

  ⑵主体部分 主体是学校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定期限内要完成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实施的步骤与采取的措施(也称之为主体四大要素)。工作任务是指要做什么具体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工作目标是指达到什么指标、预设的效果标志、完成时限等,是制订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目标或设计的目标不明晰,计划也就成了无方向的计划。

  步骤和措施是指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步骤是指达到目标、完成任务分几步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何时完成等;措施是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包括使用什么手段(载体),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克服哪些困难,如何分工协作等。这部分是计划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写这一部分应细致、周详、实际。

  为方便工作,理清思路,根据中小学工作性质、内容和要求,学校计划的主体结构一般可分为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含教育科研)、基本建设及后勤保障等部分,每个部分可根据工作重点再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如: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技能训练、学历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等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社会公民意识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与健康、生存安全教育等等;学校教学工作包括——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常规管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效果检测)、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等;基本建设与后勤保障包括——校舍建设与维修、教学设施与设备建设、教学仪器与图书配备、财务与物品管理等,具体分解要与学校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来确定子项目。

  学校计划的主体部分内容,既要明确,又要具体,但并非要求凡是工作都要写,任务的确定要以重点工作为主,相关制度已明确了的常规工作在计划中可省略不写,按规章执行就是。对重点工作要详述,每项工作的目标与内容、步骤与措施要全面而简明。

  3.结尾 学校计划一般在正文之后有一个结尾,或将重点工作强调一遍,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前景明确执行要求等,也可以在正文后就结束,不写专门的结尾部分。同时,附上《工作计划时间安排表》,便于平时操作。

  4.签署。要署明单位名称和制订计划的具体时间,如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还要加盖公章。

  (三)写作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使用计划的特殊种类。学校对未来工作的预先安排、打算,多数情况下都使用“计划”这一文种表达出来。但它还有其他几种类别名称,如“规划”、“方案”、“要点”、“打算”、“安排”等,它们各自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使用时不可混淆。如,规划是学校常用的计划性公文之一。规划是比较大的、带有战略性的发展计划,是一种宏观的长远计划。与规划比较,计划显得单纯、具体,完成的时限性较强;方案是某一单项工作的实施计划,具有明确的实施目标、措施、步骤、时间要求和预设效果,其内容的单一性和时限性很强。而要点是某一阶段工作中重点部分的实施计划。与计划比较,要点突出的是重点内容,强调中心工作,不涵盖学校全面的常规性工作。

  2.要处理好学校总体计划与学校部门计划及教师个人计划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学校计划与部门计划内容和篇幅完全雷同,学校计划成了部门计划的“拼盘”,甚至有的学校总体计划内容具体,而部门计划却过于简略,与岗位职责形成“倒挂”现象,很不协调。其实,学校计划与部门计划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工作计划,我们首先要弄清两者关系:一是学校计划是引领和指导学校开展阶段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特点是涵盖学校各方面工作,内容全面。而部门计划是落实学校总计划的执行性计划,内容以学校计划中与本部门、本岗位有关联的部分工作为主要内容,结合部门常规工作而制订,内容比较单一。二是学校计划的每项工作安排比较宏观,属于要素型设计,实施的过程性预设较少。而部门计划是执行性计划,必须围绕学校提出的部门重点工作进行详细的设计,突出实施的过程性和操作的完整性。三是学校计划提出的工作任务是各部门的工作重点,而部门计划是学校重点工作与部门常规工作及创新工作相结合的部门整体工作安排。总之,学校计划的宏观性较强,但各项工作的要素设计必须明确(如各项工作的预设目标与任务,措施与方法必须清楚),而部门计划必须对应学校每项重点工作进行具体的、系统的、全面的设计,学校的每项重点工作在部门计划中要以简要的实施方案呈现出来。

  3.处理好工作计划与工作报告、经验材料、理论讲座等文体的关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学校档案室把校长在开学初学校教工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作为学校工作计划装订存档,有的学校的工作计划却变成了对教师的理论辅导或工作经验介绍,理论阐述多了,计划的特性没了,计划变得长而空,无要素设计,对下一步具体工作无指导性作用。计划是预设未来工作的一种文书,无需论证过程和经验性阐述,只要把每项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方法与措施、时间与步骤交待清楚,能够在今后实施过程中起到参照作用。因此,计划的文本无需过长,各项工作要素交待清楚,让自己或下属看明白、照着做就行了。

  4.要注意计划文本的规范性。如何写好学校计划,使学校计划更趋于科学和规范,充分发挥计划对学校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应在遵循通用公文格式的基础上,按照计划格式要求,力求结构合理、书写规范,使学校计划在规范的基础上呈现学校工作的科学发展。

  (四)计划的写作要求

  1.学校计划是学校全面工作的阶段性安排,首先要统筹思考各方面工作,要“把握好两头”。一是要熟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精神,二是要紧紧围绕学校阶段性发展规划而制订计划。学校发展规划是制订学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学期计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落实,二者保持紧密联系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整体与局部、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关系。

  2.计划是实现预想目标的保证,提出的工作任务、措施和步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是要切实可行,具体可操作,避免空洞不可行。如工作的进程和时序,第一步要求、第二步要求、最后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等,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具体工作取得进展。二是要注意把握目标和任务的高度和操行度,既能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可行性,既不说大话,但又有一定高度,而这个高度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计划制订得太高,无法实现,或者制订得太低,不用任何努力都可以实现,就失去了制订计划的意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制订计划要有可靠的群众基础。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必须通过教职工大会讨论批准,保证其合法性。要达到什么效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都应预先予以充分的估计。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4.计划中的每项工作的达成标志必须明确。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何种预期效果,都应在计划中表明。这是计划类文书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目标、任务和要求,计划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或有了目标,但目标所要达成的状态标准和数据指标不明确,目标就失去了方向性和可行性,或成了无法实现的幻想性目标,计划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这是当前各学校在制订计划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下一篇:浅谈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