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农村中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的教学思考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1-10-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环境下,在美术教学造型·表现领域中,我们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里通过画画来获得快乐,通过画画来体验美好的情感,通过画画来表现独特的个性,这种快乐不是单单感官的满足,它是学生美好情感的体验和满足,是一种人的内心真正的愉悦。

  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美术科的新课程标准,按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把课程内容划分成了四个学习领域。

  一 下面本人就首先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1)以美术教学愉悦原则为依据

  郭声健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中是这样阐述艺术教学愉悦性原则:"艺术愉悦只属于拥有良好心境的人,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绪是不可能获得好的艺术效果②",同时,他指出艺术愉悦与一般娱乐的差异,他认为:"审美愉悦主要着眼于精神上的享受,是深层的身心感悟,而一般娱乐主要专注于感官的满足。童庆炳也认为:"自然情感要经过回忆与沉思或者说再度体验才能转换成可供享受的审美情感③"。在教学中,"我画画,我快乐"的目标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绘画造型手段,去表现和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是唤起他们心中所喜爱的、渴望拥有的、印象深刻的事物的情感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再一次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内心情感需要的外化,所以它是愉悦的、快乐的。

  (2) 以心理学说中情绪情感的动机学说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的动机是在兴趣、喜爱、欣喜、愤怒等情绪的直接驱动下进行的,同时这种情绪又可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如快乐、热爱、喜欢等,由于它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④。"我画画,我快乐"教学前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画自己喜爱的事和物,是他们绘画时所愿意,想要表现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这种喜欢、快乐、自由的情绪情感,在其心理下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动力,使他们兴趣性、专注性、积极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3)以新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的要求为依据

  新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是这样界定的:"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①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②通过对多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③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根据第一点、第二点的要求,一个显性的问题---即学生对多种材料,多种绘画技巧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我快乐"这一过程和结果,但是如果一昧地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教学,无疑又将回到强调学科特色的老路上,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快乐",教学中适当的降低对技能要求的难度,突破"画得象、逼真"才是美这种单一的审美观念、贴近学生的普遍作画能力和实际水平,提倡大胆地画、放开的画,画的不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否运用自己造型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个性化的画面效果。同时,教学中引入半抽象、抽象造型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淡化"画象画真",利于学生通过绘画、抒发情感表现个性。解决了学生对技能技巧、艺术语言学习的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4)以学生的身心需要为依据

  教学中,以学生的身心需要为依据,即以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生理心理上需要为内在的、隐性的教学目标,上在已讲过,学生为什么喜欢动漫的形象?这就是他们身心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新教材在造型、表现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多彩的学生生活》、《校园的春天》都为教学达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和前提。也只有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

  造型能力的内容“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福格尔等人则提出:智能是一种有目的的以某种好的方法使用某个有用的信息。造型能力的运作是智能活动。

  在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身上,造型能力就是美术能力的代名词。造型能力常常会让我们想起美术技能,而实际上造型能力的内容远不只这些。造型能力应当是知识与智慧、情感与行为的表达方式。

  二其次教师实施鼓励教学方法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教师应该鼓励审美个性, 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2)教师应该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因为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3)教师应该鼓励自我体验, 激发参与意识。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例如在泥塑课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技能,在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结果学生作专业是那么鲜活,动人。

  (4)教师应该让学生视野开阔。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泥塑课时,我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我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室外写生。根据需要适时参观文体中心各种有利学生的展出。

  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在上图列出的四个环节中,从教师教学过程来看(由外向内),通过特定的美术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选择印象深刻、喜欢的事物为主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合适的方法对主题进行表现,表现自己对主题、对学习、生活、艺术的情感和理解。反过来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由内向外),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个性,选择工具和方法对一定的主题进行表现,使自己对美术、对特定美术内容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的情意性又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造型·表现都是围绕着学生喜欢的对象,学生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方法和展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美术课程的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