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提高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11-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造就合格人才的,人才的造就与培养离不开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呢?有专家指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实践性与探索性原则,让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志、力、物”,而这其中的“志”又是起关键作用的一方面。“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而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与亲身探索,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发挥不了的。有许多德育问题,如果是老师简单机械的灌输,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逆反的心理。如果让他们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去探索真理、领悟人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不仅培养了主体意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学生京城在周五晚上要求家长来校接其回家,而不考虑家长得在寒风中骑电动车。我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和他们讲家长的难处。从而让学生在心里感知父母的不容易,然后可以在学习上更用心。借此机会我在班级展开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自己讲父母的不易,通过讲述自己父母的辛劳故事,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类似这样的谈话中,我常常是引导者的身份。即坚持实践性和探索性原则,让学生自我教育。

  二、创设别致新颖的话题和情景,让学生有兴趣探究交流。

  在新课程指导下,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兴趣占了很大比重。寻找新颖的话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成了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勇跃探究,主动交流、深刻体验的催化剂。一般来说,思想品德课的理性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思品课堂教学中,除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材料外,多联系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例,多联系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话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共呜,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浓厚兴趣,使一堂课在轻松愉快、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圆满完成。

  三、常做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学重在老师灌输,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自主学习,这样就要求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生积极、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下能落落大方地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作为老师,面对学生的胆怯和羞涩,一定要积极定时做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回答就有机会正确。还要让学生明白不只是在课堂上,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因为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在扭转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唯“名”唯“书”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凸现主体意识,更新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求学观念,让学生知道,自己认真思考,敢于有自己的看法,本身就是学习上的一种成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白板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模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