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1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阅读是增强语文能力最根本的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培养阅读能力”的问题作了一次小小的探讨。文章着重从五个方面谈论了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⑴诵读教学。①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②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是由字、词、句 、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③回味式诵读既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进行艺术玩味,提高文化素养。⑵联想和想像。在阅读活动中,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想象、联想是培养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⑶逆向及发散思考。在阅读作品时,不但要顺思,而且要反思。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让他们自由发表意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心智。⑷质疑。在阅读时,阅读者只有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才会有深入的发现。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失为质疑训练的一种好方法。⑸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开放阅读,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课本向社会的延伸。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两个基础,一是阅读,一是生活,但学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亲自体验,只能通过读书来增加阅历,所以阅读是增强语文能力最根本的环节。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新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界定,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让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什么是“阅读能力”,“如何培养阅读能力”呢?在此,我想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点作一小小探讨。我认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注重诵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作品时,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扫清阅读障碍。同时借助工具书,将生字难词识形,理意,正音。诵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

  (一)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二)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 、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 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 ,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作基础,就能广泛浏览,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培养语感,其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相形而上。

  (三)回味式诵读既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进行艺术玩味,提高文化素养,更适合于有文学意蕴的读物。例如:

  1.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如语音、语调、语气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自我陶醉、《藤野先生》中体现藤野先生学者风范的自我介绍的阅读等。

  2.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现氛围,。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让学生反复体会意境,反复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可使读者逐渐进入这首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中。

  3.启发诱导学生开启情感的闸门,让蕴涵在文章中的感情的潮水通过诵读奔涌出来。如学习《最后一次讲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反复体会闻一多先生在集会上的心情:对革命死难者——李公朴表示深切的悲痛;对反革命的刽子手——国民党反动派表示刻骨的愤恨。

  4. 对内容含蓄的读物需要教师诱导学生反复朗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体会,重点是对词、句:

  例如《故乡》的结尾:“……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像这样富有哲理而耐人寻味的双关语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反复吟诵,深入理解,才能把内蕴体会出来。

  二、展开联想、想像,培养阅读能力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阅读活动中,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进行想像,是培养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主动阅读、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发挥丰富想像,再造作品境界。如读《孤独的收割人》,我们边读边展开想像的翅膀,在我们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图画:在一望无垠的高原上,轻风吹动着白云,在蓝天上缓缓移动,成熟的庄稼泛起微微的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金色的光芒。这时,传来阵阵凄凉的歌声,循声而望,是位姑娘。她“又割又捆”,“边干活儿边唱歌”……由于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创造出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作品的艺术境界,并将自己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在感染、共鸣、激动中不能自已。②发挥丰富的想像,再造人物。《孤独的收割人》中的姑娘,诗中仅写到她的唱歌与收割,至于其他情况没有写及。阅读此诗我们可根据姑娘唱歌和收割的情况,对她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等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再造一个完整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只有如此再造人物,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与之共语”。③发挥丰富想像,去填补艺术空白。如《孤独的收割人》中的姑娘家世如何?经历如何?她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歌声为何这般凄凉?为何这般哀伤?……我们可发挥想象,去填补这些艺术空白。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

  阅读中的联想主要有四种方式:①接近联想。如阅读郦道元的《山峡》,联想到李白的《朝发白帝城》,眼前呈现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情景。②相似联想。如读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梅此景,可联想到人的坚韧品质,不屈精神,顽强斗志。③对比联想。如读欧阳修的《秋声赋》,从萧条凄凉的秋联想到峻青《秋色赋》中所描写的丰收的秋。④因果联想。如阅读鲁迅小说《孔乙己》,可根据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自身等因素,联想到孔乙己的结局。运用阅读联想对读物进行理解、追忆和创造性的思考,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广泛而多样的联想,以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奇特的想象与丰富的联想。

  三、进行逆向、发散思考,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主张不但要顺思,而且要反思。如:"近墨者未必黑","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让他们自由发表意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心智。如:

  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向与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但用“人本”理论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坚强、纯真、质朴、讲信用、吃苦耐劳、对命运努力抗争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层不变的东西,假若在顺思之后,再作一番逆向思考,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此外,在阅读中还可进行发散思考。如阅读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对“落花时节”的理解,就可作发散思考:可将“落花时节”与诗中“江南好风景”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当是指春天;可将“落花时节”与李龟年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是说李龟年昔盛今衰的境况;可将“落花时节”与杜甫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应是杜甫自身不幸的慨叹;可将“落花时节”与唐代的状况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可视为对国运的感慨……

  四、勇于质疑,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中的质疑,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那么,在阅读中怎样质疑呢?就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质疑方式:一种是由教师质疑,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引导、讨论获得新的见解。一种是由学生质疑。学生在阅读中记下疑点,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全班同学根据小组的疑问,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鼓励在各种意见的交汇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去创设问题情境呢?

  1. 教师设计课堂“主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为辅,也即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育。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已比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了,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教师设计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的阶段。在这种问答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处境中,教师固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却被铺天盖地的问题“砸”得晕头转向。要改变这种窘况,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几个力求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以此来引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引发学生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所谓“主问题”,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它对课文的阅读能起到主导作用,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思维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段、每一个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因此,在“主问题”的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的综合性,以及课文所及的具体情况。

  ⑴合理巧妙的综合设问

  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一旦扣住了课文最突出的构思特点,就能带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的教学和写作技法的教学。它既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又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训练。同时,巧妙的综合设问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引到对课文的探究和讨论之中。如: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师设计:笑,是人智慧、心灵、情感的体现,从笑可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课文中贾雨村有几个“笑”?门子有几个“笑”?它们各意味着什么?《离别的礼物》爷爷究竟是否需要这床毛毯?三人都说"不需要",分别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

  ⑵充满情趣的情境体验

  把学生投入到课文情境中,实践体验,探究学习课文,同样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唐雎不辱使命》《扁鹊见蔡桓公》等文时,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教《核舟记》,可以请学生依照文中所叙,画出核舟的模样。还可以请学生来模仿舟首三人的神态,以加深对核舟精致、奇巧的特点的认识。

  “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不拘一格,但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主问题”,都应该注意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涨学生的课堂情绪。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他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的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⑴要鼓励学生敢于发问

  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的“敢问”精神,要保护他们主动发问的积极性,评议要得当,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气氛,鼓舞他们的质疑意识。每一节课都应该留出一定的质疑时间,让学生相互提问、解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使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不唯师、不唯书的信念,大胆质疑,敢于发问。

  ⑵要引导学生善于发问

  “善问”是会学的一种具体表现。每一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高质量、高层次的问题。如:

  ①从文章线索发问:《荔枝蜜》,作者以自己对小蜜蜂的感情变化“厌、爱、赞、变”为线索,文中表现这些变化的词、句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从题目发问:《白杨礼赞》,从课文题目看,作者在文中赞美的对象是什么?是怎样赞美的?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

  ③从人物性格发问:《大铁椎传》,文中大铁椎所说的三次“吾去矣”,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④从写作角度发问:《凡卡》,凡卡的信中有关莫斯科的一段话,完全没有提到凡卡的痛苦生活,是否应当删去?为什么?

  ⑤从比较入手发问: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思维清晰有条理,提高归纳能力,得到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观点。如:比较阅读《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渭城曲》,虽是同写分别,表达的却是两样情思。

  另外,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如:《曹刿论战》对鲁庄公的评价就只是一味地贬低吗?《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何非要移山?他就不能搬家吗?

  除此,我们还可从关键句子发问、从悬念发问、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等等。

  总之,教师应在45分钟的课堂里,多一点为学生创造“显山露水”的平台,给他们发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提倡在解疑中“独领风骚”“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此,教师则应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评价,尽可能多的给予褒奖,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

  对于一堂成功的语文研究课而言,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为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更是学生以后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五、开展探究性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为了探究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有步骤的阅读行为。它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探究性阅读应力求做到:①由课本向课外读本的延伸。先阅读课本中所确定的内容,然后阅读与此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②由课本向社会的延伸。在阅读课本及其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作社会调查,以丰富阅读的内容。课外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是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场所,是学生持续开展探究的广阔天地。课外延伸有利于使学生保持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求知习惯。③边读边悟边总结,培养阅读能力。如:教《请种一棵爬山虎》一文,可发动学生收集关于城市污染和城市环境保护的资料,以此来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又如,在阅读李煜《虞美人》一词时,就可以布置“走进李煜”的探究性阅读专题,组织学生阅读李煜其他的词。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精心设计,细致施教,以教材为源,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阅读理解不同的文章,在阅读中不断活跃思维。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组合作探究对语文学困生的的意义    下一篇:关于机遇的作文素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