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在数学合作探究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案例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探究活动中如何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现就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中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从起点开始,激发学生自信

  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一个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可以看作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教学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起点恰当与否,对学生认知发展、探索热情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上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让他们面对新知识能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探究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案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先板书54,然后问: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小?

  生:在5和4中间加小数点,就是5.4。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加一条分数线在下面写100就是。

  师:变成了分母是100的分数,知道它还可以怎么表示吗?

  生:加百分号。

  师:请你来加一加。

  教师别出心裁地进行新课引入,抛出简单的问题——怎样把“54”变小?学生凭借着原有的知识基础,一定会想到引进小数点和分数线来帮忙。而只有一小部分同学知道添上“%”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将这个加了百分号的数与小数、分数联系起来,用旧经验来适应新知识。此举一方面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再次掀起探索的热情。这样达到了真正让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不断生成新的困惑,使学生的探索热情逐步提升。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认知实际,尤其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的探索需求,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激发自信心。

  二、利用过程,树立自信

  1、肯定学生的提问和质疑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抓住这种天性,鼓励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疑难困惑处、法则规律处和教学重难点寻找突破口,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提问题,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提问题。学生只有经历这样活动,才能不断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相似三角形应用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