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标的颁行,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单纯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初中教育要肩负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必须迅速建立素质教育机制。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质来呢?下面,本人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教改的实际,谈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重要的思想正越来越引起广大语文界同仁的重视,新大纲已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一条作为阅读能力的首项要求提出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关键有以下两点:首先是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要经常通过默读和有表情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去“品味”、“体验”词语的意义和色彩,声音的选择和调配,句式的选择,以及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等。其次是词句的训练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因为离开了语境,词语就成了没有血肉的躯壳。比如“形象”一词,仅仅死记住它的几种含义是没用的。只有放到“形象生动”、“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和“人物形象”等语句中,它的含义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使用。总之,语文素质的培养应从语感入手,使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这样才能将死的书本知识学活。

  二、加强思维训练。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训练他们思维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最关键的是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要让学生明白: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方法),为什么写这个(思想),为什么这样写(写法的好处),使学生掌握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规律与方法。语文课的讲解,绝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分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三、加强审美教育

  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十分有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呢?首先,教学文学作品时,应选好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能欣赏到文章内容之美,结构形式之美,语言表达之美等等。如教学《敕勒歌》前四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可以从文字理解入手,让学生明白“川”作“平原、平野”讲,“穹庐”就是“圆顶毡帐,蒙古包”,“敕勒川”是民族名称给家乡命名“天似穹庐”是以象征家的“穹庐”比喻草原家乡,这样才能想象出背靠阴山、辽阔旷远的草原图景,并体会到诗中流露的自豪、亲切感情,品味出民歌语浅情深、铿锵流畅的用语特点。其次是审美要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朗读中,应让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想、理解作品的内容,想象美好意境,感知语言的无穷魅力。再次,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如用扣人心弦的导语,饱含感情的范读,震撼人心的激问等等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神游”其中,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欣赏,去品味。总之,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跟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这种作用。

  四、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终生受用。学生应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这在大纲中有具体的规定,如阅读方面要“养成默读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习惯;写作方面养成“不写错别字,书写规范、工整”、“修改文章”的习惯;说话方面要养成“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有礼貌”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怎样养成呢?首先是要让学生思想上重视,明白养成好习惯的好处。其次是要在经常不断的读写听说各项训练中,随时警觉,强化记忆,对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错误,都不能疏忽大意,要让他们认真对待,只有这样,学生学习中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果的追求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