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论文:加深体验 学会表达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 让学生在文本中“对话”,在文本中收获,在文本中升华情感。立足文本,在语言文字中来回地揣摩,褪去繁文分析以及形形色色的课外延伸,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学会感悟,在阅读体验中,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 体裁 精讲 体验 表达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这样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课堂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阵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直接在影响着孩子今后的生活。

  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阅读课堂呢?以下我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

  一、关注体裁,精讲精练成就学生的精彩

  阅读课堂中,教师关注文本体裁,渗透体裁的行文特点。崔峦老师在《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的讲稿中就有了这么一段阐述:应组织学生进行有准备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写法的特点。”由此可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会语言表达。本人认为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一句话概括:是什么样的体裁就应该上出这一体裁特点的课堂来,让学生能有一课一得的收获。这一点,特别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一节课40分钟,不能是教师喋喋不休的40分钟。教师合理安排40分钟,做到精讲,才有学生实践的时间。有人曾用一个所谓数学加法公式来计算一节课的教师用时时间:3+15+20+2=40;3分钟导入,15分钟讲解,学生20分钟动笔,最后2分钟教师评价或总结。个人认为,这样计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于僵硬地照套于课堂,未免也显得太过迂腐。总之,教师的讲要在点上,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而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

  二、重视体验,在阅读体验中感受文字的精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过程,教师既要关注语言的理解,更要关注文字的体验过程。可以这样说,纯粹的语文课应该是“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崔峦语)。一次,我有幸听了江苏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一堂阅读课------《爱之链》。整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而老师紧紧抓住了在课堂开始强调的两个方面:一、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二、品味语言(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下面是薛老师的课堂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景,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没有表示)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呀?“探”字有温度吗?(教师板书:探)

  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

  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拟人的写法。

  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这样写比较轻……

  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

  (师生笑)

  师:完了吗?

  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

  师:也像做儿女的一样,不愿意打破这样的画面。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齐读。)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既是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去体验“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阅读比照,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体验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三、注重实践,在表达中运用、积累词句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9页)

  叶老先生也曾这样论述过:“要带着写作中的问题进行阅读教学,这就是读写结合的妙处所在。“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做个写作的榜样。”

  因此,不管是语言表达,还是在书面表达中,学生既是对所学词语的理解,更是重新组织语言文字与积累文字的过程。正所谓:“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因此,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是阅读课堂的终极目标之一。

  在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假如》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在朗读与背诵这首诗歌后,我刻意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先让孩子们在四人小组里大胆想象,大胆说,然后在小组里推选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推选的同学比赛。顿时,孩子们立即转身和同伴说起来,场面好不热闹。6分钟后,小组赛开始了。

  第一个上台的是第一小组的代表李焯熙同学: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我会给山区的小朋友

  画一件件暖和的棉衣。

  让小伙伴们在寒冷的冬天里,

  快活地玩耍,健康地成长。

  第二个上台来的是陈浩南同学: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地球妈 妈画茂密的树林。

  让地球的居民不再为雾霾发愁,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呼吸到

  洁净新鲜的空气。

  …………

  看看上面两个孩子的精彩“创作”。在创作中,孩子们不自觉地把前一课、前一单元学过的新词“暖和”“呼吸”“洁净”等词灵活地运用在诗句里,并把诗歌的内容与当下人们关心的事件结合起来。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说的一点也不错。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抓住文本中可以创说或者创作的点,给予孩子充分时间的说、写,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价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阅读兴趣 调动学习热情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