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学生两级分化现象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师、学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但班级中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存在原因如:教材的利用、学生的差异、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研究两极分化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教师感觉小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尤其小学学生更为突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有两极分化现象,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只是旧教材中出现两级分化通常在中高年级,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人数不多;而如今的两极分化在一年级就出现了,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都经历过学前教育,他们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的知识都是很感兴趣的,但是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就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了,进入中年级后,有的学生成绩可以保持原来的水平,甚至有上升趋势,而有的学生原来成绩中等,但是到三、四年级及以上下降非常明显,三、四年级是关键的时段,是一个爬坡的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高年级的学习。然而,三、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两级分化表现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开始形成明显差异,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这种现象令很多老师、家长非常焦急。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和日趋严重,分化时间提前,分化距离加大,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课堂上往往出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落差,因此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两极分化”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材。

  新教材中配备丰富的图片、有趣的情境,不再单调枯燥,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让学生感觉亲切、有趣。可是插图太多也会给学生带来困扰,学生不知道在插图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用去不少时间,可有时还没能进入主题。另外,现在教材中一些信息给出往往都是几个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来出示的,这些条件的分散给出,无疑让有的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其次,教材中有些习题信息模糊,让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二、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新模式的提出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习方式缺少了强制性,需要学生自觉地学习。小学生自觉性较差,中年级的学生或一部分纪律差的学困生,他们常常会在自主探究时及小组合作时“开小差”。那些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学习中他们有了广阔的探索空间,表现越来越出色。从而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心理上也有变化。在性格上,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感到难为情,会产生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这时的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上课不积极主动发言,没有勇气或者怕大错被人取笑,这种少开口、少出错的心理占据了很大部分。长此以往,课堂就缺乏竞争氛围、合作意识,学生思维缓慢,学习懒散。特别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无上进心及竞争意识的部分学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使他们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改以来,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新知出现后,赶紧抛给学生,或是简单的引导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题方法,然后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反馈后,把所有方法都罗列出来,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从表面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这是舍本求末。我在许多公开课上都看到,老师过于尊重学生的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而对学困生头脑中没有方法,对新知识的掌握上态度模糊。老师不讲授学困生不理解,从而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四、家长的态度。

  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他们认为学习那是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识几个字,怎么给孩子辅导呢?还有部分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我们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缺乏自制能力,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引导正确的方向,而在家里这个引导者就是家长。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当然家长在处事中还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专制,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数学教学中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要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改变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那么怎样让学困生学而不困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深入研究,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对于新教材,教师要努力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新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这样便能活用教材,教活教材。而且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该点到的要点到,该总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避免各册教材之间出现知识的盲点。我们面对的学生,无论是从地域、家庭环境、知识基础等情况都不尽相同。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依托教材,提炼教材,但更要依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开发教材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与重组。

  二、加强学法指导。

  学困生在数学上花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方法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教会学生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只有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还要学会“感悟”。学贵有悟,感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学生的感悟能力不是与身俱来的,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感悟”的情境。因此,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趣,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就点拨,当讲授还需讲授,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同算法给予肯定,这无可厚非,但是肯定之后要对那些麻烦及落后学段要求的方法给予必要的说明,要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反之,会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加强优化的方法指导。

  三、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愿意学、乐于学。一个学生知识点的欠缺很容易弥补,可是如果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问题就严重了。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给那些学困生一些体验成功的愉悦的机会;一般的学困生都是由于对学习没有兴趣造成的。尤其要多关注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多鼓励,多提醒,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再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努力提升课堂调控能力。比如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关注反馈信息,关注出现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让他们在起点处掉队。也可以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评价;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学生一旦对数学有了浓厚兴趣,就会自觉地去探索,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兴趣,重立自信是我们应对学困生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之一。

  四、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还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但又不敢问,也没机会问。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小团体中提出问题,因为小组讨论学习的气氛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小组的集体智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小组中层次不同,回答问题的层次也就不同,让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去指导差的同学,共同提高,同时形成一帮一的学习氛围,后进生可以学到优秀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说小组合作效果很好。-

  在这半年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缩小两极分化的策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反思,并做出尝试、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下一篇:大班额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