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求知欲是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逐步重视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一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

  关键词:思维发展;课堂效率;高效课堂

  一、如何开拓学生思维

  (1)激发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潜在力量。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有个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是关键点。比如,在学习导入时,融入一两道贴切生活的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小组讨论,在学生增加兴趣,且感到困难,疑惑不解时,提出学习内容,提示课题。使学生萌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欲望,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最佳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疑情境。所谓设疑情境,就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种疑难的境疑中,产生好奇和渴求探知的迫切欲望,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学习动机被激活的前提下,外部课堂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相互结合中发生的。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十分注意如何去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打破学生原有观念上的平衡,引领学生展开新知的探索活动,促进外部课堂知识与原有认知有效结合,让学生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感悟过程,促使思维内在化,从而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中去。

  (3)培养学生思维发散

  第一、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前提。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但在需要开拓创新的时代,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阻碍新知识的吸收。让学生学会反向思维,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第二、反向思维培养学生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第三、大胆突破,培养学生的独创性。独创性也叫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我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二、如何完成高效教学

  (1)做好高效教学的准备工作

  每一位老师上课前一定要深研大纲,深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但同时还要了解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做到知已知彼,方能胸有成竹。没有充分准备的上课,肯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站的高,看的远”的切身感受,而不象是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见了森林,却又看不到树木。总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安排与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都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灵活多样,做到因人而宜,因材而施教。

  (2)保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把学生当成具有人格意义的“人”,而不是被斥责的对象、被填充的容器,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教师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原则地迁就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知道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教师的敬畏,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像久渴的人一样,猛吸知识的营养。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建立高效课堂的一些方法

  (1)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跟学生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生物学现象。这主要是为了将生物学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文本、图片、声频、视频等表现形式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所学内容,使学生感官都能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魅力,使其爱上生物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为学生播放一些细胞成长的过程,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猜想,增强课堂活跃度,促进思维发展,使学生乐于学习和参与。理论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但是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往往忽略了试验课在生物课堂上的重要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生物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提高教学效率。

  (2)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小组活动,如搜集教学活动所学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以及实验所需的简单器材等。在搜集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逐渐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集中,专注力更强。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他们多动手做生物实验。在做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分工问题、思考方向问题,以及注意事项等。此外,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之后高效开展教学做铺垫。

  四、结语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更贴近于生活,营造轻松易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在具体教学中,生物教师要组建学习小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开拓,并将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以及实验教学,丰富教学环境,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多层次地了解生物学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