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2-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小学教学对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落实小学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的表现。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要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原动力。对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其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模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同时也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从其影响力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紧扣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小学生在开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创新地表达自己。

  第一、结合特点,激发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直接受其心理状态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好胜心和好奇心旺盛是小学生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要充分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顾其心理感受实施“成人化”的教育,这种做法在抹杀语文这一学科人文性的同时也压制了小学生的求知欲。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采取激励法,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在自主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有成功感,同时也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还可以突破强制教学的弊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用小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是培养其问题意识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感受提问的乐趣,追根溯源,“百家争鸣”的课堂气氛也使语文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第二、创设情境,鼓励提问小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和课堂气氛等外界因素都会对其行为表现产生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很多小学生心存疑惑但却不敢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束缚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要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畅所欲言”。具体来说,问题情境的设置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综合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问题的难度,既要符合其现有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还应注意问题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确保问题的“启发性”。我们知道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情境设置,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丰富其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喜欢秋天吗?秋天有什么样的景色呢?你在生活中都发现了秋姑娘的哪些美?”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要适当减少课堂干预,结合问题难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自主作答,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在不断的质疑中,学生的问题也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第三、注意方法,使其“会问”学生仅仅有“问”的欲望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想问”到“敢问”,最后达到“会问”的理想效果,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一方面,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参照,无论是提问的角度还是提问的方法都要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教师要实现创新式提问,运用逆向思维法、正反对比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越来越会“问”,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提问,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横向提问法”,让学生自主提问,自行思考,这一方式可以环节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另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增强其提问的有效性。首先,有的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受其自身水平的限制是没有意义的,教师没有必要对所有的问题一一作答,这样是对课堂时间的一种隐形浪费。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就要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去梳理和分析这些问题,从众多问题中挑选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从“不找边际”发展到“一针见血”,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营造氛围,丰富途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课堂气氛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催化剂”。对此,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除了营造良好氛围外,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也是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方式。首先是常见的师生互问互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要求教师合理设置疑问点,思路的讲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问答方式,这一方式很好的体现了合作学习法的优势。教师要合理的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习《卧薪尝胆》一文时,可以让小组成员分角色扮演,交流扮演感受,体验人物情感。此外,教师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将教学的主阵地延伸至课堂外,发挥语文这一学科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结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具备问题意识是学生发挥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问、乐问、会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办法    下一篇: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