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学习体会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点击次数:
来源910 w.Net

  近期认真阅读学习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整个标准紧贴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很实在很接地气,也为我们平时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 作为分管学校教科研和党建工作的负责人,我着重关注了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的提高质量和6大管理职责中的第三条引领教师专业进步。在干嘛了一段时间里,教学质量好像老和课业负担重,填鸭式教学等一些负面的议论联系在一起,好像一谈质量,就是逼着学生死搞学习,大量联系,占用休息时间……在这次颁布的标准中,明确的提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对怎么提高做出明确的要求: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用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营建有趣、有效的课堂,质量提高要靠方法而不是书山题海。这实际上就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更深厚的底蕴,更多的方法,更高的效率,多练多讲的低效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教师要想办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精耕细作,提高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校也提出过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布置,争取让每个学生不需要面对超出自己能力的作业,这样,学生能够保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参照标准,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想办法。有些教法和办法可能积重难返,但是一步步改进还是必须的。课堂教学上,学校这两年在推行“基于学的指导”,我们教师也要把这一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让自己的课堂不在枯燥、单调,而是变的有趣起来,变得有文化气息。 教学质量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一个学校证明自己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教师,我们讲的再好,做的再多,没有质量作保证的教学也是难以有说服力的。一个强校的打造,是建立在优秀的教育质量之上的。 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有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标准里面3.2第39——43条,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了明确的要求,对照标准,我校在有些工作上还是落实的不错的,比如校本教研,每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研讨教学,听课、评课一直坚持的比较好,在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上,学校也是不遗余力,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秋季学期,我校就有近百人次到各地各校学习、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的人数占到教师人数的近四分之一,而全校教师参与的校本培训,在每年的“三月教学管理月”、“十月教研月”、暑期教师培训中也开展的扎实、有效,编辑发放的校本研修材料也累计达十几本。在标准中,提到的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的应用能力,我校每年也开办多次培训班,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现今,全校教师基本都能熟练的使用各班配备的“班班通”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参照标准低42条:推动教师阅读工作,引导教师学习经典,加强教师教育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我校在这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阅读总感觉没有跟上,包括我自己在内,平均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直坚持不了,教师的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规范、推进还要想更多的方法,在这些方面组织多一些的活动,来提高教师阅读和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紧跟时代的脚步。

来源910 w.Net
初中教师网 ,专业的人教版初中教学资源网!
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