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记得刘晓中教授在谈到“新时代教育”时提出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我认为当今的学校教育更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现在的孩子多数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同伴相处、更善于与同伴合作。所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指导他们学会合作,从小养成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习惯至关重要。

  今年上半年我们申报了“智慧教学”团队的国家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指导》,本学期我们从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各不相同。以前老师在设定小组时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随便按照桌位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结果出现有的小组学习热情很高,争先恐后;有的小组会沉闷寡言,互相推让;还有的小组貌似交流,借机说话等现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弊大于利。

  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分组”。经过研究、商讨、实践,我们确定的分组标准是:综合多种因素。这个多种因素包括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平、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每个学习小组设定4—6人,其中优等生和学困生占50%,中等生占50%。实践证明通过合理搭配后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组与组之间差异缩小,生生互动互补效果明显提高。合理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二、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分工

  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们普遍感到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是喜爱的,尤其有的优等生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他们表现积极踊跃,在小组内有很强的操控能力,几乎霸占了话语权。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往往只能充当观众。我觉得这样的小组学习虽然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没有很好地起到合作的目的。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为每个成员提供锻炼机会,让人人有事做,人人会参与。最佳效果应该是学生心情放松、充分合作互补、积极探究完善、圆满解决问题。

  我们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进行成员分工”。我们的共识是让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担任一个角色,尤其对内向学生和学困生,一定要给他们合适的角色定位。在小组分工时我们遵循因人设岗和定期轮换原则。因人设岗即充分考虑每个人的特长,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做事认真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发言员,动手能力强学生做操作员等。定期轮换即确定每学期或每月改变角色分工。要求在轮换过程中,要做好交接和指导,以便互换角色后能尽快熟悉新的角色分工。实践证明分工协作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础。

  三、教师备课设计“助学”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发挥“助学”作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助学”环节。我们的“助学”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设计导学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合作探究;第二步巧妙参与。这时的“助学”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启发点拨,在学生感到无挑战性时,适当提高学习目标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教师预设“助学”环节实际上提高了备课要求,需要老师反复推敲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尽可能预设全面具体,因为教师“助学”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行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下一篇:浅谈教师应具备的师德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