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910 w.Net 爱就是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关心、表扬和鼓励学生,尤其是体贴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埋怨会使他们悲伤,指责会使其反感,冷漠更会其疏远。要真正关心、热爱他们,就应该从勉励、鼓励、激励人手,进而亲热地接近,亲切地开导,持久而耐心地帮助。 一、鼓励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待、信任和鼓励,是一个人成长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学生的尊重,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如果一个教师动辄训斥学生,随意伤害学生的情感,扼杀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同样,这个教师也就失去了对这个学生,甚至更多学生的凝聚力、感染力、影响力。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把自己的爱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和自己的崇敬,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肯定学生,与学生真诚的沟通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逐渐形成的复杂的情感。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也只有得到孩子爱的老师,他才可以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赢得孩子的心,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一名称职尽责的教育革命者的首要任务。 三、讲究语言艺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 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过多的批评只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非常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言行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时,教师也应竭力淡化学生的问题,甚至通过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来缓释他们精神上的压力。 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适时鼓励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透彻了解学生,然后才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鼓励学生;其次,鼓励学生学习时着重于他该干什么,着重于学生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当教师鼓励学生时,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来源910 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