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评价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4-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但这些素质和品质的形成又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如法律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等。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质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谈谈如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手段。

  二、评价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良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风采。

  应关注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该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评价的理念

  评价依据应由以往的只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往的评价依据是对“过去”的关注,而新的评价理念则是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

  评价主体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新的教育评价方式是以包括被评价者在内的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构成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这样会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评价焦点不再以结果为中心,而是在评价反馈后强调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状态的改善。

  评价内容要全面。新的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方法应多样化。以往的评价只是用纸笔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应包括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法。

  四、评价的方法

  1. 观察。日常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尤其如此。如王伟在课堂讨论中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的话总是被别的同学打断;李平发现自己身边地上有碎纸,但没有把它捡起来;张扬下课后,主动找同学去玩……“这些日常事件和片断,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能够使我们确定一个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是如何表现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信息补充和证实了通过其他客观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有时,它甚至是我们对学生某些方面进行评价的唯一方法。”

  2. 描述性评语。即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3. 项目评价。即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其中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相关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4. 谈话。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法是一种最经济、最直接的评价方法。

  5. 成长记录方法。即教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而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避免只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状况作出评价。

  当然,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教师不能简单地运用纸笔测验,而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关键要看考试内容的新颖性及开放性,内容新颖、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则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发表各自的看法、认识,并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展现出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我能行》教学反思    下一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