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巧构思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数学课,在学生的头脑中常常是枯燥单调的状态,要想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需要好的教学设计,这可以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关键词:数学 构思

  新课标 学生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除了要有老师得体的讲解、学生极致的配合,还需要有对教学流程的完美设计。那么,怎样才能让一节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构思精巧、惊喜不断呢,在这里,我粗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导入要“奇”

  这里的“奇”并不是指奇怪、另类。而是指导入要新颖,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新课标》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导入就是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石。一个有吸引力、有趣味的导入,往往会为一节数学课增色不少。

  譬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这节课时,由于形数很难贴合在一起,直接出示教材主题图又显得过于乏味,缺少生气。因此,我选择以拍手的游戏环节导入本课,我分别伸出“1,3,5”根手指,请同学们按我伸出手指的数量来进行拍手活动,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我接下来可能会伸出几根手指,学生们自然异口同声的说道“7!”。实际上,他们能反映出来,是因为发现了数的规律,我所伸出的手指都是奇数,为探究本节课的知识做了铺垫。接下来我伸出“7、9”根手指,然后提问,“同学们自己一共拍了多少下手?”学生自然会想到用1加9,3加7,最后加一个5的办法来解答,然后我反问,那么有没有什么更简便的办法呢,实际上借助图形,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然后自然引出本课《数与形》。相信在提问是否有更简便的办法时,同学们都在心里默默地进行了动脑思考,这就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 过程要“简”

  数学课程,常常是数字的计算,缺少生气,比较枯燥乏味。而一些稍复杂的计算,不仅乏味,对学生来说解答也不容易。培根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那么如何让一些复杂繁琐的计算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出计算的方法,找出捷径,才能使计算简便。要想成功帮助学生找到方法,教师就需要对知识进行化繁为简。

  譬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教材出示的例题是“7.65÷0.85”,对于教材原来给的数比较繁琐,学生不容易想到方法。因此先化难为易,我先让学生从简单数字入手,探索计算方法。因此我先出示例题,内容与教材一样,只是数字变成了“1.2÷0.4”,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根据讨论,探索出三种方法。第一:利用乘除法关系,直接口算:0.3×4=1.2,因此1.2÷0.4=3。第二:单位转化:1.2米=12分米,0.4米=4分米,12分米÷4分米=3。第三:应用商不变性质:1.2÷0.4=12÷4=3。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觉得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最为简便,因此就成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变为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了,这样就达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由于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方法,因此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三、 动手要“勤”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才能使印象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才能透彻。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而《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善于激发学生动手解答的积极性和内在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实现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可见,培养学生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必要要求之一。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尽量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譬如在教学五年级下《找次品》问题时,对于三个物品中有一个是次品,应该称几次的问题。如果直接在黑板上给学生空泛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即使理解了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亲自用天平秤一秤。将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外表一样的药瓶,但实际有一瓶重量比其他两瓶轻。然后我让学生实际称一称。学生通过实际动手称量发现,原本异口同声说的需要称两次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天平平衡,则剩下的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则轻的是次品。无论出于何种情况考虑,都只需要称两次即可。通过学生动手称一称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主动想探究如果物体是“4,5,6,7…”个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需要秤几次的问题,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然后积极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去。最后找次品的方法,被学生们轻而易举的探究到了,无疑,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而我只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四、 拓展要“实”

  这里的“实”指贴近生活实际。赞可夫曾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新课标》也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这实际上体现了数学课的宗旨,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而往往有新意的、贴合生活的教学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当他们能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所学的知识又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习题时,多“贴地气”,多联系生活实际。

  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出示问题,为什么汽车轮胎是圆形?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自然而然的围成圆形?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呢?由于这些事物和现象学生们平时都司空见惯,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为什么,因此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对圆的知识的探求欲。学过圆的各部分特征后,学生自然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这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能为生活所用,体会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的益处。

  斯托利亚尔说过:“知识,只有当它是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师者,勤于思考、巧于构思,将一节普通的数学课设计的精巧悬疑,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探讨小学数学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