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及实施途径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开放的教育。时值教育改革春潮涌动,教育发展生机蓬勃的二十一世纪,如何把革新的课堂教学带入新世纪,如何使课堂充满活力,是教育工作者应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实践认为:采用开放性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途径之一——确立开放的教学目标。

  1、开放教学目标的内涵,更加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将时代赋予人的种种素养都纳入其中,诸如主动搜寻,处理信息、作出决策,有效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开放教学目标的结构,考虑目标确置的层次性,打破传统的划一、框架式教学目标,“鼓励冒尖,容许差异”的原则,设计必达目标和选达目标,让学生有选择学习的权利,符合“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原则。

  3、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充分放权给学生,目标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如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了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

  二、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途径之二——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教学中,只有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多。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开放的学习和思考。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参与。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班里学生的课桌摆放改变了单一样式的“排排坐”,出现了扇形、方式、三角形、圆形等种样式;学习方式由教师一人为“主角”变成了以讨论、操作、师生共同讲课,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等多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站着讲课,也可以和学生坐在一起讲课。

  2、提出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如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购物,让学生学会花钱买东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教师问同学:“你们还有问题吗?”有的同学问:“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外国的钱叫什么呀?”“美国的钱叫美元,那么法国的钱叫什么呀?“英国的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只好说:“老师只知道美国的钱叫美元,法国的钱叫法郎,英国的钱叫英镑,日本的钱叫日元,德国的钱叫马克。很抱歉,有些国家的钱老师也不知道,我们回去查查资料好吗?看谁知道的多?”师生完全处在一种平等的学习状态,把灌输的课堂变成放飞的课堂。

  三、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途径之三——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

  “创造力是指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的特征,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事物产生分歧观战,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创造力是学习的魅力所在,也是开放性教学策略最大的价值。

  1、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想占有适当的位置。在提供一种情境(“开放式”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教学往往是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积极主动的讨论、观察、交流、应用、思维等活动来实现的,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认知知识这是开放式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途径。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一般有:①开展尝试;②合理猜想;③解释证明;④汇报总结。

2、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如教学过“倒数”的知识后,出示这样一道题:1×a=×b=×c,比较a、b、c的大小。在学生动笔之后,让他们先猜一猜。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想的:把这道题想像成跷跷板,等于两边的重量总是一样,a的伙伴最重,那么a肯定、最轻,b的伙伴最轻,那么b肯定最重。

  3、在求异中学习多、优的解题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彻底摒弃那种给每道题都事先人为地确定一个“唯一的标准”的做法,代之以兴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习唯一的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首先用直观的方法演示圆平分32份后对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才会得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导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用其它方法验正,(如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学生们大胆应用这种“圆”转“方”的转化思想,通过独立分析、操作,得出可用不同形状图形推导面积的结论。显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一定都是教师的“最佳结论”,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简便的,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它闪耀着创新的火花。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就称得上是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

  四、开放性策略实施途径之四——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的关键是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创设问题情境,展现设计问题,这是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的前提。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就问题本身而言,或者条件是不完全确定的,或者是结论不唯一的,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如:由2、3、6可以得到什么数,绘一个直角型的楼梯,铺地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这些开放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都能够达到目的。对设计得来说,教师必须考虑两个条件:1、采用的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并有解决这问题的需要和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解决后能产生一种“胜利”后的喜悦的问题;2、问题必须与数学思维有关,也就是要从较高的数学观点出发进行观察、操作,进而具体到的抽象和抽象到具体的数学活动,学生能获得不同水平的解答和进行不同的推广。对解题者来说,它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得每一位解题的人都能从自己的数学背景和理解角度出发,不许是对问题的解答。开放性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内容、形式的新颖性,问题解决的发散性,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条件开放型,即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唯一。如“妈妈买了糖吗?”这题中每盒糖的单价没有给出,所以答案是多样的。第二类,结论开放型,即在给定条件下,给论不唯一。“如用2根相等的长棒,2根相等的短棒,摆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摆出几种?”“有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沿某些棱剪开,有几种展开图?”第三类,策略开放型,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如“围着火炉一圈,一次可以烤10个红薯,烤熟一面要5分钟,两面烤熟才完全烤熟。现要烤15个红薯,要多长时间?”第四类,综合型,即条件、结论、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如:“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部分还有几个角?”第五类,设计(实践)型,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成为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如:“举办一次象棋比赛,参赛选手来自100个城市,选手的参赛路费,由主办单位承担,为了节省路费,选择哪一城市作为比赛地点好?”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研究和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下一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