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和教师激励评价等方式探究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和学生探究能力的再提高。

  关键词:探究式问题情景教学方法合作能力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结合自己的实践,在数学课堂中灵活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出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来。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一环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探究作铺垫,学生对“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挥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充斥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的话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究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提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我首先是以孙悟空分饼的方式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动力之源。

  通过上面的教学示例证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生动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乐趣,从而产生强

  烈的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知时,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我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数方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如图一分割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2、如图二分割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3、如图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4、如图四沿梯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5、如图五分割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

  三、激励评价,提高探究能力

  激励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小结。

  小结是一节课的尾声。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是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但却有错有对。小结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这些同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武断的予以全面否决。要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以鼓励,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确信我能行。教师最终将规律性的结果准确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增强他们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求教师对每一堂课也要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使教与学的活动尽可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旨在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作为教师应激励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及时评价,这样老师的“主导”才是为学生的探究服务的,我还需要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