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小学语文作业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7-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调查目的: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语文学习习惯是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中而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固定的行为方式。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会对学生学习母语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们自身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所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他们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来说,就更显得重要了。然而在现实中一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些新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对我校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现状。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内黄县第五实验学校200名学生。其中二年级40名,三年级40名,四年级40名,五年级40名,六年级40名。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内的行为习惯表现及课后的学习情况。

  三、调查过程及情况说明:

  1、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了200份,收回200份。阅读分析试卷反馈的情况。

  2、与10个班的语文教师进行交流,让他们介绍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对了解的有关学习习惯情况进行分析。

  3、随机抽了不同班级的20名学生进行交谈,按照事先拟定的提纲和他们进行了谈话,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问卷设计见另页。

  谈话目的是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目前已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不良的习惯有哪些?

  (2)、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教师的态度、教育观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什么的影响?

  (4)、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多少关系?

  (5)、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怎样的影响?

  四、对问卷、观察及交谈调查结果的分析:

  1、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程度是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学生一般都愿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限于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开始时,也就是在刚开始入学时,不可能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一般的学生都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中,不断地强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老师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极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产生较大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逐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习惯养成意识,并通过不间断的反复的练习来巩固习惯。

  学生都能说出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辨别的能力。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处于说得到,做不到的状态,这也充分反映出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儿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得培养,是一项长期和反复的工作。

  2、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之间是一种成正比的关系。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喜欢的占68.2%,不喜欢的占17.4%,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14.4%。想通过不懂就问、学习认真、专心听讲等好习惯能使自己学好语文的占62%,认为多动脑、多思考就能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21%,认为只要多做练习、多看课外书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17%。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们能否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之间是成正比的。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书写习惯不规范;不使用工具书去主动识字的习惯;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没有广泛阅读的习惯;上课听讲习惯不好;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前四条主要是语文学习中常出现的不良习惯,后四条是语文和其他的各科学习中会出现的通病。当然,学生中还有其它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意志力差,性格也不稳定等,他们还不能很清晰地认识到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克服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语文教师有意识引导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对语文教学的态度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如果语文教师的学识水平高,并且十分热爱语文教学,拥有极高的热情去欣赏语文、传播语文,相信学生也会受到老师的感染而非常喜爱语文这门学科。同时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做法,并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了解语文、去走进语文,久而久之,良好的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形成。这个问题的调查说明: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对工作的热情会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较大的影响。

  4、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进一步监督、强化,才能得以形成并巩固。但是在一部分家长身上总是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1)包揽了许多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比如饿了端饭到口,铅笔断了帮着削,书包由父母整理。这样的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形成。(2)过度溺爱孩子。家长认为现在家庭条件件优越,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很少拒绝,长久就会让孩子从行为上不去约束自己,自制能力差。表现在学习上就会不思进取,遇到困难和挫折,只会打退堂鼓,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3)期望值太高。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同时很多家长由此只重视对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只给孩子很高的要求,不考虑其接受和承受能力,强迫着学这、学那,使孩子每天处在“高压”的状态下,从而引发厌烦情绪,导致孩子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4)重“言”轻“行”。对待孩子的学习,家长往往说的多,做的少,要求孩子学习专心致志,认真做作业,多读课外书,可自己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从来不去读书学习,也不翻看作业,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困惑。只知道自己看电视,玩游戏,甚至是长期约人在家打麻将。“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有所表现,并且要做好,要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关键。

  这个问题的调查和阐述,告诉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经常和家长就孩子的学习习惯及上面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家长以正确的方式和良好的榜样对孩子施行正面的影响。

  五、思考: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之迫切。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规律,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从起始年级抓起,抓好习惯入轨,打牢基础;从点滴小事抓起,抓好习惯养成,时时要求;从模仿抓起,抓好榜样示范,规范习惯;从严抓起,强化习惯养成,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抓好典型,注重效果。及时总结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语文教学策略,并在学生的日常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生活中认真落实,适时进行指导、帮助、鼓励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问卷    下一篇:中学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与实施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