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来源 初中教师 网 w w w.9 1 0 w.Ne t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众多实验证明,最有效的方式是,从记忆力力最佳的幼年时代起,就构建一个目濡目染大师原创精神的生活氛围。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年级组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硏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总目标: 1.提髙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2.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 3.完成本年级要求完成的文学读物的诵读。 三、教学内容读本:《文学赏析》 四、评价工作安排 1.明确评价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方式 主要以平常的课堂表现星级考核为主,参考学生所背古诗篇目,期末统计总的得星数,结合同学和家长的意见,以等第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五、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教研专题: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 1.认真备好每一节文学欣赏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文学欣赏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学生自主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不断反思,形成经验,撰写成论文。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根据我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 七、文学欣赏实践活动 1.办一期古诗手抄报。 2.学生自己建立扑克牌式的故事诵读卡。 内容来源 初中教师 网 w w w.9 1 0 w.Ne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