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8-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德国诗人和“真善美巨人”席勒提出了美育的意义和美育的必要性,他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美育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品质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材这个载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一、识字教学

  通过图画和展示汉字的创作和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形体之美,变化之美。从而喜欢学习汉字,热爱汉字。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画。在上课时,主要通过出示图片,讲汉字故事,以及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来渗透美育。例如,教学“家”这个字时,出示图片(见图1),然后讲道:古时候,屋子里面养猪才算是家,豕就是猪的意思,上面的房子就演变成现在的宝字盖。教学“安”字讲道:屈膝而跪的就是女子,这就是“女”字。女子坐在房内为平静、稳定,所以,安本义就是安定平静的意思。教学“子”字时,讲道:“子”的形体就像包在襁褓中的婴儿(见图2)。教学“好”字时讲道:一个女子和一个孩子就是好,所以,“好”指的是貌美。教学“月”字时,出示“月”字演变过程(见图3),把月字七种字体的演变过程播放给学生看。

  二、古诗教学

  感受古人眼中的色彩美,对偶句的对称美,诗歌的韵律美。主要采用了师范读,生练习读,让学生找对偶词句,找有色彩的事物,想象画面,动笔画一画等策略,渗透美育教育。例如教学古诗《绝句》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的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来读,读出韵味来,让学生感受朗朗上口的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对偶的词句,例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古诗中对偶句的对称美。另外,让学生找一找古诗中有颜色的事物都是什么颜色,如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的颜色,黄白绿蓝的颜色的饱满和丰富一下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感受到了古诗中的色彩美(见图4)。最后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古诗中的色彩明丽的事物,学生进而又去创造美的图画。再例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古诗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让学生抓住诗中颜色丰富明丽的事物,白鹭,桃花,鳜鱼,箬笠,蓑衣,白色、粉色、黑色、青色、绿色这些色调非常鲜明,就像是一幅悠然淡远的油画(见图5)。最后让学生画一画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这样在古诗教学中,处处渗透着美育,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审美才会创造美。

  三、阅读教学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和课文插图,让学生感知自然风景中的美,感受大好河山壮丽美、激发学生不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培养见天地见世界的浓厚兴趣。主要通过范读,学生练习读,品词析句,鼓励学生闭眼想象画面,动笔画一画等方法和策略,逐渐渗透美育教育。例如,在学习《白鹭》这篇课文时,其中一段这样描述“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田埂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仿佛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教学这段时,先示范读,接着让学生反复练习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出了白鹭之美?”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语言所描绘的美。在这幅场景中,白鹭之美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作者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和谐自然,韵味十足。接着指名读,让其他学生闭眼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看插图,仔细观察白鹭“钓”鱼的那种意境。当一幅水墨白鹭图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无不惊叹艺术美的魅力。在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其中一段文字这样描述:“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段文字画面感很强,写门前的瓜架上瓜的品种和瓜、藤、叶的颜色,描绘出“瓜藤攀架图”。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段文字,接着品词析句,启发学生思考,这幅瓜架图美在哪里?然后根据文字的描绘,闭眼想象画面内容。最后,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动笔画一画这幅“瓜藤攀架图”,这样乡村生活的那种恬静美和乡间画卷就深深地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抓住课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环境描写等写法,塑造人物的英雄形象。从这些关键语句上,让学生感受人性美的光辉,不仅是去欣赏美,去敬佩人物的优秀品质,而是潜移默化受到优秀品质的熏陶。笔者主要通过默读,批注,分析感悟,品读好词好句,领悟语言美等策略渗透美育。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险记》这篇课文时,主要让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写出批注。学生找到这样的语句:“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官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这些语言描写,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和临危不慌。“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学生通过这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进一步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些崇高的品质、人性美的光辉照耀着学生。“雾越来越浓了”“阴惨惨的雾气”等环境,一方面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另一方面用沉郁的夜色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黑色雕像一般的高大形象。他忠于职守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也影响着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小英雄雨来》一课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芦花村的美丽,“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还乡河景色的语句。接着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景色描写的好处。然后引导学生去感受雨来家乡的美,体会雨来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理解他勇敢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在敌人的诱骗、威胁、毒打面前不屈服的英雄行为。这样把景物环境的描写和小英雄雨来的行为联系起来,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是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培养了雨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对学生渗透了雨来的品质美和人性美,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品德,学生不仅要认识自然的美,更要学生认识社会的美。

  四、口语交际课

  通过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的互动中感受美。主要通过教师的谈话描述,借助多媒体,模拟表演等策略营造交际情境。创设了交际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人与人交际中的情感美,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教师的谈话描述创设交际情境,吸引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美的语言来描述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疑问、兴奋等情绪,让口语交际课对学生产生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引发学生想象的导火索,迅速将学生带入交际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口语交际课《转述》这样描述:“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这种把事情转告给别人听,可以叫捎口信、传话,也可以叫转述。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转述。”这样引出“转述”话题,把学生带入到转述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际的欲望,为新授课做铺垫。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时:“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班级公约就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如果我们班级有班级公约,就可以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友爱。同学们,你们想制定班级公约吗?今天你们是主人,你们想怎么为自己的班级制作班级公约呢?”教师的谈话力求口语化,力求语言准确流畅,和谐悦耳,生动幽默,亲切动人,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思维,在美的情境中获得口语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创设交际情境也很重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合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课堂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乐等拓展课本中的口语内容,营造“新鲜”的交际氛围。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古典雅致的音乐,展示出几个生动民间故事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这样就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可以适当运用模拟表演,创设交际情境。表演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它是口语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时,让学生自主设计安慰话题:小丽的家要搬到另一个城市了,她不想离开自己的好朋友。你怎么去安慰她呢?并要求他们在表演时,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都要像模像样,合情合理。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内容进行表演,充分展示个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的习惯,提高语言修养。

  五、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找到作文教学和美育教育的契合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水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策略如下:培养学生用美的眼光去选材,挖掘美的主题,用恰当的美好的语言去表达,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以审美的视角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美,力求选材美。文章的材料就像一座建筑的外观,材料之美极易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时,要求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来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写呢?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农民的默默耕耘,工人的辛勤劳动,父母的无私奉献,军人的坚守岗位……他们都是现代社会主义涌现的值得赞美的人物形象,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好的素材和角度,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温暖生动感人。有的学生选择的材料是严寒冬日,商家让扫雪工人进屋吃午饭休息和提供热水的事;有的学生选择的是学校门口的交警在雨中接小学生下车,给小学生打伞,护送进校园的事等。

  (二)培养学生去挖掘美的主题,正能量的人和事,力求立意美。好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意。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漫画”老师》时,习作要求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是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还是整天笑嘻嘻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还是上课时“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让学生把这些老师画出来,先想想老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老师最有特点的一个方面写,比如外貌,因为每个人的外貌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突出中心,写老师的眼睛有时候温暖慈爱,有时候又严厉凌人。虽然是漫画,有幽默的成分,但既然写老师,立意一定是正能量的,要表现出老师的工作负责、知识渊博、兢兢业业、爱生爱校等优秀品质。让学生去挖掘老师身上默默奉献、呕心沥血工作的闪光点,展现正能量的立意,渗透美育。

  (三)以审美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模仿,并在学习中、模仿中、实践中创造美。小学生写作文,模仿课文和例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这个版块先后选取了三篇课文,老舍的《猫》细致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可爱淘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三篇课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朋友,要抓住它的哪方面特点来写。让学生仿写作者的语言,仿写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仿写作者明贬实褒的写法,仿写字里行间表达的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学生仿写后再进行自己独特的创造美的体验。另外,还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品质等特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学生的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关键。

  (四)以审美的视角评改作文,激发学生在创作中收获美。语言是一门艺术,恰当优美的语言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作文写完以后,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斟词酌句,反复修改润色和推敲作文,这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修改时,从关注题目美和文章结构美入手,题目力求新颖,文章尽量首尾照应,内容要有详有略。还要关注语言美,尽量恰当地使用好词好句,看看是否有病句,标点符号也不要忽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促进思考,使学生体味到写作的甘苦,并学习到修改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评判美,以美启真、以美引善。关注字体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如其人,一篇字迹清晰、干净整洁的文章会给人干净清爽的印象。而一篇字迹乱差的文章,会让人心生不快,不会得高分。一篇同样的文章,字迹美观与否能够使评卷感情分差三分左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让学生写作出“秀色可餐”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作文互评和书写展示活动,即教师在班级范围内选择字迹优秀的文章,并在班级范围内集中展示出来,从而在营造规范书写氛围的同时,起到榜样示范效应,书写展示活动模式下,光荣上榜、没有上榜的学生都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五)学生在读书时常记录好词好句,常写日记,勤写随笔,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捕捉生活中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好词好句,在摘抄本上做好语言积累,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出口成章的能力。写摘抄、日记、随笔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对写作而言,这些积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对阅读中的一文、一句或一词有所感,随手记下,或多或少形成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养成写作习惯方面起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习惯的养成就不能只靠仅有的作文课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在开始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记录下来。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每节课都抽出五分钟,让学生选读自己最得意的一篇日记或者一个片段,然后让全体学生从内容、语言、立意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样既能提高写作兴趣,还可以收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效果。“大语文”观念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有语文。新闻、广告、标语及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事,处处可以作为作文教学中审美的源泉。小学美育教育是与语文课堂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使学生懂得鉴赏美,学会欣赏美,并在美的体验中,提升审美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浅谈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向探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