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幼小衔接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论文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2-08-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虽然只相差几个月,但在休息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式、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一定的差别,以致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陡坡”,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面对幼儿园与学校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反差,小学生一年级入学初期普遍有不适应的表现。

  一、幼小衔接的能力准备:

  1、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提高注意力。小学的教学主要以讲为主,所以如果孩子能够认真聆听,学校上就不会出现大难题。平常在家时,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养成聆听的好习惯,而且要根据孩子的反应渐渐增进故事的长度,这样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一般大班孩子的专注力在15分钟左右。

  2、培养孩子爱说的能力。养成说的习惯,对孩子有三大好处,第一,爱说的孩子在升入小学以后,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不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第二,养成说的习惯对孩子的语文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第三,爱说的孩子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敢于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3、培养幼儿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都知道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善于独立思考,而小学知识难度增加了,这需要孩子们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并且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此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生涯都大有好处,因为越往后,老师在学习中占用的时间会越少,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自学能力。

  4、努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孩子的科学精神,并且对幼儿来说,他们认识问题还以形象为主,所以能手能力得到发展的话,也能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动手剪一剪不同的图形,动手搭建不同的积木,都能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5、培养“细心作业”能力。在幼儿园是没有特别要求写作业的,并且家长也往往不在意孩子会不会按时完成,能不能细心的完成,但是上了小学以后,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课堂作业,并且第二天由老师或者小组长还要检查。所以,如果事前没有养成细心作业的好习惯,孩子上小学以后会很难应对这些作业并且也会因为作业占用了游戏时间而烦闷。

  二、家长从现在起就要为孩子做好入读小学的准备:

  1、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中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劳动的能力

  在入小学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要学会生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它用具等。

  4、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

  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精神集中不起来,我们知道,对于学生来讲,听讲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在上学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涯会有很大困难。因此,家长要在学前期多与孩子一起看看书,下下棋,玩玩拼图游戏,这些活动都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进行的,对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很有益处。

  6、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

  幼儿园的生活、学习跟小学的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

  间不该做什么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如该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看电视和玩。要让孩子早起、早睡,按时吃饭的习惯,使生活有

  规律忙适应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节律。

  7、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分享、合作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在学校里,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爸爸妈妈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知错能该就行,别人笑不要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片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一大堆成人的簇拥下成长起来的,分享、合作的意识普遍较差,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成人要尽早明白这个道理,在平时制造一些机会,培养孩子的忍耐、分享和合作能力。比如:晚上,孩子看完动画片还想看,家长要制止他,告诉他今天不可以看了,明天再看;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要与家中的其他人一起吃等等。

  从幼儿园、小学层面而言,这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不同的教育阶段。而连续性规律又决定了衔接存在的意义。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确有不同阶段的特点,但是一个孩子决不可能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

  就家长而言,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的单边活动,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充分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针对孩子上学后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表现,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因为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儿童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绘本教学在培智教育中的影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