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语文课改工作小结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三年来的课改之路回顾
  综观一年来,我校语文课改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在期盼中感受新课程理念。传统接受式教学的弊端每位语文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应试教育的阴影让师生窒息,在全体教师热切盼望教学改革的呼声中,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但这一次课改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彻底革命,无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还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等都是全新的,在诚惶诚恐中全体实验教师开始了新课程的实施。此时,教师“乱麻一团”、学生“云里雾里”,教科研人员“心有余悸”,专家“指点江山”。课堂教学充满着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传统观念与教学创新、应试余威与提高语文素养的矛盾。
  2.在迷茫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来了,传统的条分缕析、肢解课文、死记硬背的接受式教学方式不行了,那什么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呢?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操作流程又是如何的呢?课标上没有,专家也不知道,只好由每一位教师自行去摸索、去研究。此时,课堂教学设计在“不伦不类”中行进,新旧教学思想在“强烈碰撞”中演变: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鼓励为主,课堂热闹非凡,好声一片,学生胆子大了,表现欲强了,个性确实得到张扬。但语文课堂就像空中的白云——中看不中用,语文课堂不见“语”,考试答案“丰富多彩”甚至胡言乱语,错别字、病句连篇。广大语文教师迷茫了:这就是语文新课堂吗?长期下去,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课改教学推进在“一片迷茫”中爬行。
  3.在反思中进行理性的提升。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实验、实践和各类教学研讨、反思,再重新学习课程标准,大家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花花绿绿、表面的热热闹闹不是语文课所应该刻意所追求的东西。此时,教学从注重形式向注重内容转变,课堂教学创意从感性向理性转变,课改从追求理想向追求现实思考转变。课改工作逐步向深层次推进,课例、案例研究逐渐成为教研的重点。
  二、语文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
  1.备课方式出现了新变革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具有容量大、开放性强、文学底蕴厚等等特点,不仅教师的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对教师的文学文化积淀等自身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绝大部分学校设立备课组,采用集体备课,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独立钻研又有共同商讨。备课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提早一周分工任务,主讲者在备课前花了大量时间研读教材,搜集各类参考资料,分析学情,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写成教学设计,打印成文字,必要时还必须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设计力求突出三点,明确教学目标,列出教学程序、设计好主问题,预想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应对的措施。经备课组反复推敲、认真商讨后,各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修改完善,写成自己的教案。许多教师课课都写了教后感或教学反思。尤其可喜的是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需要,永中中学和温二十中的教师还采用了电子备课,海城中学为了追求备课的高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采用了“退货制”等奖惩措施。沙城中学实行两周一小备,三周一大备,有讨论,有反思,有记录,有汇报。新的备课方式,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备课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对教师的尽快成长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海滨中学的备课组,由初一的语文任课老师和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备课方式。在备一篇课文前,首先是教师的个体活动,这时教师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者: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设想记录下来,设计好教案。然后看有关资料,修改教案。接着便是合作过程。备课组成员集中一起,相互研讨各自的教案,博采众长,然后修改教案,再把设计好的教案做成课件。这样备课的好处是,在自主备课中,教师有过自己的思索、探讨,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自觉寻找解决学生的疑惑的策略。他们也尽可能的一人上课,其他教师听课,针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教案,然后再上课,上课后再写反思,把自己这堂课的感受、体验、不足和亮点记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也作为下一位上课教师修改教案的参考。就这样大家且学且教,且教且学,为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欢欣,为教学中不足之处而懊恼,犹如开荒者品尝着开拓的艰辛和充实,新课程确实让教学者对教学燃起一股新的激情,焕发新的活力。
  2.课堂教学呈现了新气象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实验教师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家都自觉地改变传统的注重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尝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①品味感悟式。以朗读为抓手,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与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如温二十五中的陈继多上《安塞腰鼓》一文,通过反复朗读、诵读、品读,围绕“安塞腰鼓之美”品悟安塞腰鼓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的强劲生命力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和爆发力的语言。②质疑探究式。质疑探究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过程中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过程。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以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教学的过程也通常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以准确获取信息、探求正确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和成果的表达、交流为结束。一般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如温二十中江晓静上的《行道树》、永兴中学王贺上的《背影》沙城中学谢德荣上的《绿色蝈蝈》③求真研究式。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引入语文教学的对话中,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它以发现知识为目的,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思考、探究,概括出一般意义的概念知识,寻求文本意义的新解、深解,由此获得的知识理解深,用得活,极大发展主体的归纳思维能力。它的流程是:通读课文,了解大意——提出问题,确立课题——自主合作,研究发现——展示成果,相互交流——总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下一篇:九年级语文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