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勤制度
浙江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丽水小学  陈丽娜
地址:浙江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丽水小学  陈丽娜  邮编315175。  cgm0011@qq.com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本文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以及语文和其它课程相融合这四方面入手,论文中尽量摒弃那种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作业,多布置一些灵活多样的作业,精心设计作业题目,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作业;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练习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指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性教育。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去完成它。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摒弃那种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作业,多布置一些灵活多样的作业,精心设计作业题目,这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口语交际作业的设计
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口语交际”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意义重大。
翻开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语文后的作业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的要求频频出现。这是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也是新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调整重点之一——注重语言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强化朗读、背诵、复述训练,引导学生通过积累、感悟、内化范文的语言,逐步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规范性的语言。因此,我在教学中对此类作业非常重视,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完成这类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一)讲故事
我平时在了解学生时,知道学生很爱听故事特别是《爱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我也会抽时间给学生读故事,在这时候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很主动地听,并不像上课有一部分是强迫记忆,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记得最牢。通过我观察到的这一点,于是我就让学生来读,每星期我会分配五个小学生来读不同的内容,并且让大家每星期评出一个最出色的“讲故事”能手。几个月下来,学生更爱读,更会表现自己了,还学会了如何去听,去评价。积累了许多的课外知识,远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几个故事来的更好。
(二)复述故事
又如,教学完第十册的课文《两块银元》,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文章。孙老汉在给刘伯承司令和#政委沏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给他两块银元叫他再买一把。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这篇文章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有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反映刘伯承司令和#政委关心群众,严守军纪的品质,同时反映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后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如果是上完课后单纯性的布置这个作业许多学生就会去死记硬背,把这篇文章从头背到尾,看似这个作业完成的相当好,可是根本没有达到这个题目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完成这个任务,我就邀请学生讲讲这个故事。让学生一个个地进行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采取这样的做法:先自由准备练说,只要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其它只要是不违背事实,按顺序就可以了,再同桌对说,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讲故事的机会,最后,请几名学生(注意好、中、差的比例要恰当)当堂讲故事,教师检查一下效果。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说得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优等生,在不脱离课文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内容,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人;后进生,则允许使用一些书本上的语句。另外,我还布置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大家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请他们书面评价。这样学生说好这个故事的欲望就更强了。
(三)谈体会
对于一些寓意深刻、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如《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等,学生学习完课文之后,我让他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全会,给学生本性独白的机会,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自己想做些什么,想倾诉些什么等等,让学生来几下由衷的感叹:“我真想……我真想……”一吐为快,我就是我,与众不同,经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会了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了学生即席讲话的能力。
(四)联系生活
语言的巩固训练,光靠几题书面作业是远远不能凑效的,还应和口头作业搭配起来。如:让学生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送祝福;工厂联系参观事宜;当小记者去采访,聚焦热点;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设计广告用语;班队课时组织小小辩论会等等。
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大大的提升,还锻炼了学生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 阅读理解作业的设计
要做好这一步可非易事,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是从书面言语中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这是引领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是促进学生思维和其他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它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它是培养识字、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想让小学生会阅读,就先要让他们对阅读感兴趣,想读,爱读,这样才能做到对文章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在教学中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到底对怎么样的学生方式比较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表演”。表演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它可以使语文教学不显得单调、枯燥,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克服作业活动中单调、乏味的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表演,内容又十分通俗易懂的文章,如《落花生》、《挑山工》、《负荆请罪》等等。对于这类课文,我不花很多时间去分析、去说教,而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并体会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
例如,在学习第十册课文《秦始皇兵马俑》,我就请学生当导游,介绍一下秦始皇兵马俑,自制表演所需的道具,学生自由组织学习小组。课堂上,通过一组组的表演,气氛显得异常活跃,连许多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跃跃欲试。结果,学生把导游和游客演得很到位,有一部分“游客”还针对课文向“导游”提出问题,“导游”针对文章很好地回答“游客”。这样一来,学生既学到了课文内容,又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
又如《背篼》这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文章以山区为背景,选取了一个农家孩子黄昏时分打柴归来的形象。按“归来”的顺序,描绘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全文要求学生背诵。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背,学生可说是毫无趣味可言,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我就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一边表演一边背诵:“他加快了脚步,拐过一道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条窄窄的田埂,跨过小石桥,走进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学生通过表演不但记住了这段话,对那些动词(拐、绕、走、跨)有了更深一层地理解,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个动词来表现,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体会到了小男孩通过一天的劳动收获了快乐。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用老师上课教得方法背一背这一篇课文,这样一来学生极积性可高了,加快了背诵速度,提高了背诵质量。
在学习完《月光曲》这篇课文后,我从课外找来了贝多芬的许多资料,任由学生有选择地读一读,让学生真正认识贝多芬是一个为穷人而演奏的音乐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何愁学不好语文呢?
三、写作作业的设计
现在的教材“以朗读训练为径,以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课后的作业类型十分简单,这并不是说教材不注重作业,而是要求广大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作业,见缝插针地进行练笔指导。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我就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练笔训练。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课文《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下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段话是皮鞋匠和他妹妹听了贝多芬的音乐后产生地联想,文章写得很生动。学习完这段话,我马上想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机会,但是你立即让他们动手写,可能学生会无从下手。我就找来了一段音乐让学生来听一听,这首曲子前期较为柔和,中间部分则以激烈的为主,听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听到的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真是无奇不有,有的学生说:他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早晨阳光洒在草地上,蝴蝶、蜜蜂自由自在的在劳动,下午来了一群孩子,一下子花园变得热闹起来了,有放风筝的,有玩游戏的,有围坐一圈谈天说地的。有地学生说:他听到这音乐仿佛感觉到下课了,同学们呼朋引伴地来到操场,操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有的学生说:听到了这音乐他好像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他坐在考场里,监考老师已经开始发卷了,感觉到自己的心“扑通扑通”快要跳出来了。我真是佩服学生,他们竟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到这一步,绝不能放弃,我再要求学生记下来,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通过这一轮习作学习,引起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写作并不可怕,只要把你真实地感受写下来就行了。在这一次的习作训练中学生敢想敢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感知、领悟、表达能力,当学生打开了话匣了,再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接下来的作业将会完成的更为出色。
“儿童作文”应当是写真文章,就是要反映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事件,提倡实话实说,真情投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作文“写真”并不难,真正难的应当是“作假”,因为心灵是渴望表白,渴望交流的。有一种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很普遍,许多学生当遇到写人的文章就发愁,特别是写一位老师。写老师为什么难呀?是因为:作假吧,写出的文章总是老一套;写真实的吧,老师“发火、训人”,又怕老师翻脸。其实这是很真实的。有哪个老师从不发火,从不训人的。可是有的学生却不敢写,他有顾虑呀,所以我平时指导这一类的文章绝对不“挤、压、换、改”,只要写真写实。
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有的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大包袱,有的学生看作文书,写得作文就像模子印地根本不是自己的生活,同照搬照抄没什么区别。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让写作融入生活?平时我都会适时地布置写作的作业,那怎样才算是适时呢?如9月10日——教师节,学生往往会买贺卡送给老师,我则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开始准备,给你在校一位喜欢的老师写上一封信,把自己平时的想法告诉他。3月8日那天,我会专门上一节“我爱母亲”的作文课,挖掘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的思维之处,站在一位母亲的立场,深思母亲为了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双休日我还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走出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外界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美。除了布置有目的的观察外,还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毫无顾忌的谈笑中交流,或者让学生写进日记。平时我还抓住机会让学生练写应用文:身体不适,写一张请假条;班级开展活动写一份通知;捡到东西,写一张招领启事;要参加某个活动,写一张申请书……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

      

四、设计语文与其它课程相互融合的作业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待”,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的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用运到语文教学中来。提倡“综合性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理应成为语文作业之园中最亮丽的风景,最艳丽的花朵,最有活力的重头戏。
具体来说,课本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实在是太窄了,学生的教育应该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不同的途径来学习,其中网络是新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各种相关的不同资料,在上每一篇课文之前,组织学生找一找相关的内容在课上读给同学听听,让每一个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我就设计操作型的作业,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做一做。如学习《五月端阳》一课,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端午节人们做香袋、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记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原文: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里面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香袋。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这段话很清晰的把做香袋的过程写出来了,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手做一做香袋。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综合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给我留下了很大地创造空间。
总之,作业将变成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当然,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则是学生对教学的深化过程。新课程论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参考文献:
(1)李连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3)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出版社.2005年6月
(4)王跃.教育批评[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5)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生主题构建[M].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6)王晓勇 何如栋.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课堂教学[M].黄河出版社.2002年6月
(7)俞建国.整合 优化 互动.教学月刊[J].教学月刊社.2005年4(上)
(8)江惠红.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 教学月刊[J].教学月刊社.2005年12月(上)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浅论《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复杂心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