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新理念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理念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三八小学 姜艳洁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不高,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总之,工具性的萎缩,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学习,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了学生从读中书写,以及了解文章的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那么,该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 教师要重视文本的解读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占有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以便在广阔的背景之下,对文本有更真切、深刻的体会,读出独到的感受。课内阅读教学,不同于学生课外自由阅读。首先,由于获得文本意义与学生体验之间不是两个互相孤立的极端,而是有着一个互相联系的宽阔的“中间地带”。所以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还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共识。学生是文本的读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与文本往往存在较大的视觉差距。例如:学习《景阳冈》,当学生读到武松打死了老虎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我是店家,武松打死老虎立了功,他所得到的赏银一半该分给我,因为我的十八碗老酒功不可没。”面对这样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有关店家的描写,正确感受文本的意义。“店家筛酒,只筛三碗,怕客官喝醉。”“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出了店门,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店家对顾客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处在未成熟时期,具有可塑性、潜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所表现的早期智慧,及他们对文本意义有创见的体验表示惊喜与支持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偏颇与不足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独特体验正是在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的。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二、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新课改“倡导身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我们小语教师对新理念的尝试充满了热情。然而新生事物在它产生的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会伴随一种偏颇。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理念的内涵,只是在跟风走,只能新在表面,新在形式上。比如:有的课上,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很难看到学生静静思考,“他主”迹象依旧明显,有的课堂淡化教师的主导,其结果又使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是表面的,有的教师误将“自主”理解为预设之外的“节外生枝”,无意义的争辩占用了课上大量时间,应该学的学生却没有学到……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自觉性的养成,忽略了这一前提,自主学习必然流于形式。     由此可见,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例如:在执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我尝试采取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                  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                  3、文章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是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重视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教哪个年级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学习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关键处点拨以及精当的讲解上。这里我着重说说教师要善于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通常的教学,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大嫂冒着危险去挖野菜,是因为志愿军战士长期吃不上蔬菜……”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以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感情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进行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迁移与适用。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读,而是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潜心地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是评价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默读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课文和浏览“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中培养快速阅读粗知大意的能力,都是需要教师对学生着力训练的。四、重视教学的方法,策略要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如: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如《白杨》,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画杨桃》《钓鱼的启示》,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    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心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还有一种课型,侧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法的渗透、学法的运用以及学法的归纳。如,诗歌的教学,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指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明显。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