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朗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试论语文朗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摘要: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 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积累、体验、培养、发展语感的要求,为语文教师实施语感教学提供了依据。语感教学对改变当前忽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忽视学生对语言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的教学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语感培养应遵循正确的途径,具体而言就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其中,感受是前提,理解是基础,积累是关键,运用是目的。    

   

关键词:朗读  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进行语感训练开展了一些探索。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在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感受,产生真实的情感与 鲜明的态度,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 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读者、听者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对作品音节节奏的感受。由文 人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沟通心灵感 应的审美境界。朱光潜在谈读李白 《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的体验时写下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诵时心 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读蓟最后 ‘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 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这显然是由朗读的音声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造成全身心的感动震颤,进入了“物我感应”的艺术境界。其实这就是朗读中语感的体现。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 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积累、体验、培养、发展语感的要求,为语文教师实施语感教学提供了依据。语感教学对改变当前忽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忽视学生对语言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的教学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语感培养应遵循正确的途径,具体而言就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其中,感受是前提,理解是基础,积累是关键,运用是目的。    

(一)在吟咏美读中感受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吟咏美读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是眼、口、心、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汉语汉字是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对汉语汉字的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语感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吟咏诵读,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才能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文字的优美,才能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的韵味,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的感应能力。    

1、融情范读,传染语感。    

范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或之后,亲自朗读课文,叶圣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尤其需要范读指导。教师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感情融铸到文章中去。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儿童的心弦,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与“催化剂”。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学生能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从中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中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而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班级的朗读风气作用很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倾听录音和模仿进行朗读。由于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不像图画是可见的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联想,从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这种由感觉产生的形象,正是由人们的想像而产生的。而文学作品是由文字作用于人的视觉引起联想,激发人的想像,由此产生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从这一点看,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根据这个特点,我试将音乐作用于朗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当然教师有个性的范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且掌握好语速、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的意境、缜密的思路,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   

2、导引自读,熏陶语感    

学生的自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齐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声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语感能力。分角色朗读尤其适用于小说、戏剧等对话较多,人物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感情丰富,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品味,体验人物的情感,从而熏陶语感。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自读中,还要学会抓住关键性的词句,引导学生品评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感觉。如在《荷花》一课的朗读教学中,我突出强调“冒”、“有的……有的”等词语反复品读,在学生的脑海里不仅出现荷花的动态美,而且也能体会荷花的那种千姿百态、洁白无瑕、清丽脱俗。学生不仅有浓厚的“读”的兴趣,而且读得绘声绘色。通过读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丰富了语言库存,陶冶情操,训练了语感。  

(二)在涵泳品味中理解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涵泳品味是在吟诵熟读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所谓涵泳品味,就是通过潜心体会、玩味,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方位的感知与体悟。涵泳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感、色彩、分寸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涵泳品味的目的是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1、比较揣摩,领悟语感    

汉语中存在许多同义词、近义词,这些词语在程度、范围、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差别。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来比较,可显示出原句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词语差别的敏锐性。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通过把动词“轮”与相近的“转”“动”等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品味出用“轮”字能更好地塑造出祥林嫂那种精神彻底崩溃,心死而痴呆的木头人形象。     

 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何种句式,是用反问句,还是陈述句;是用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都是有讲究的。在语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句式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刻画:“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枝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从句法看,采用定语后置句,把“空的”“下端开了裂”的特征放到句后,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这样就把祥林嫂的穷困潦倒的凄惨形象,用特写镜头的方式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倒装句式与常式句相比有着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优和劣是相对的,佳妙之处体会得多了,对于拙劣的文句,自然一辨而知。    

2、借助语境,激发语感。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语境制约着言语的生成,规范着言语的意义与价值,具有专一化解释功能与具体化生成功能。对语义的把握,除了它的词典意义之外,还有语境意义,即语言文字在整个文章中的实际意义及所起的实际作用。作家在为文时,常常把语言文字放在整个文章中来考虑,设置一种特殊语境以酝酿出自己独有的情感氛围。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如学习《荷花淀》一文,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语境,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暗含于字里行间、融合于文中的充满了艺术张力的情感信息,从而提高语感能力。    

3、想像联想,丰富语感。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汉字的具象性特征极利于读者展开想像与联想。文学作品的“空白点”及“不确定性”使作品呈现开放的未完成状态,为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语感教学中,想象和联想是触发学生感悟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丰富的想象过程,是学生语感不断丰富、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丰富想象能有效激发生命的悟性、灵性,有效激发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图画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丁丁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他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阅读训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充分感知和领略课文,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艺术形象往往是一篇作品整体建构的艺术焦点。有把握艺术形象,通过对其加以心灵化的品味、鉴赏,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揭示形象中包含的内蕴,达到对文学作品更深层的把握。如闻一多的《死水》一诗,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把握“死水”这一艺术形象,再联系作者的留美经历、思想状况及时代背景,就能把握这一形象深刻的象征意义。“死水”不仅仅是写实,这一形象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凋敝的黑暗社会的写照。       

(三)在熟读成诵中积累语言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1、熟读成诵,积累语感    

我国古代,读书很注重熟读与背诵,培养语感最基本的就是直接感受吸收语言,习得积淀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培养语感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感受吸收、习得积淀语言的有效途径就是记、诵。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价值和目的就是形成语感。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中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大量的占有,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要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名篇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使自己词汇、语汇丰富,并掌握大量的结构技法,形成良好的语感。    

2、广泛诵读,拓展语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万卷”“百遍”含有一个读书的“量”的问题, “破”“见”又提出了一个读书的“质”的问题。不达到一定的识记量,怎能产生质变?怎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诵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积淀的语感灵活的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四)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受,而且能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  

学生的语感能力,归根结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自觉地运用语言尤为重要。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口语课中引进读写,安排一定时间阅读教材或让学生拟写发言提纲;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课文进行问答或谈读后感;在写作课动笔之前进行审题、构思、讨论,讲评作文时请学生进行口头评价等等。这样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此外,还可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情境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就应该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听、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培养审美情趣    下一篇: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若干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