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探求“和而不同”的阅读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莱布尼茨老师有一次跟一帮人宣传他的宇宙观时说:“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句话我们知道的更有名的解释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世界本来就是,也应当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世界万事万物正因“不同”而充满生机。“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达到总体上的和谐。“和而不同”重在“不同”,“不同”之“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和而不同“既是自然法则,也是处世哲学,当它进入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就是一种教学智慧。
  “和而不同”的课堂才是最鲜活的课堂,是最有生命力的课堂。“和”是由“教师、学生、文本”共同构筑的一个契合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课堂生态,是文本脉动、课堂节奏与儿童成长的谐振之境。“不同”指阅读活动应珍视儿童的个性思维与独特体验,在儿童发展与成长的高度上追求“不同”之“和”。
  小学语文课堂正因一个个“不同”的儿童生命个体的存在而生机盎然,因此,阅读教学之中,应该能听到儿童成长的拔节之声。
  一、探究语言信息,领受“和而不同”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语言是一个有待激活与开发的意义选项,蕴含者众多的显信息、隐信息与潜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是儿童个性思维与创造活动的载体。在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儿童的情、知积累,促进学生语言与文本语言的对话,挖掘、探究文本的语言信息,从而优化儿童的思维状态,使阅读活动与儿童发展进入“和而不同”的层次,涌动生命的灵性与活力。
  师:了不起的发现,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句话,(生举手示意)还没有画出的赶紧画出。(生补画)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有没有哪个词儿跳了出来?为什么?(师示句,生读句)
  生:极其简单。(教师点画)
  师:“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呢?请大家再读读句子。
  生:因为周总理办公室内的陈设还比不上普通的人,所以作者在“简单”前加上了“极其”。
  师:“普通的人”是指什么人,而你现在见到的是谁的办公室。
  生1:普通的人就是千千万万一般的人,就是平民百姓。而我见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陈设只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还是小的,台灯也只有一盏。
  生2:总理的办公室很高大,而且是宫殿式的,但里面的办公用具却少得可怜,真的是“极其简单”。
  师:“高大的”“宫殿式的”,请大家注意这两个词,再读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生1:“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非常豪华的,里面的陈设也应该是很高档的,但没想到里面的陈设非常非常的简单。
  生2:今天这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总理的办公室,过去也许是一位大人物住的。
  师:这屋原来的主人,比皇帝还要大,想知道吗?我来告诉大家: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摄政王,什么是摄政王?就是专门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够大的了吧!你想想当时这屋里可能会有些什么?
  生1:可能会有许多珠宝玉器、名人字画。
  生2:会有琳琅满目的古董文物,金银器皿。
  师:大家说得真好,会有的,肯定会有的。但是这间曾是如此金碧辉煌的屋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见到——(生读句)。
  师:总理的办公室里有名人字画吗?有珠宝玉器吗?有金银器皿吗?……(生逐一答:“没有”)是呀,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总理的办公室里只有——(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只有——(生:“两把小转椅”),只有——(生:“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之前能不加上“极其”吗?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生读句)。
  二、点亮文本空白,感受“和而不同”
  文本往往以“意义的空白”构成多层面、开放的空框结构。这种空框结构为儿童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提供了空间与可能,并热情地呼唤着儿童去点亮文本的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重新建构,使文本的意义更丰富、儿童的感悟更深刻,从而使阅读活动更富有灵性与个性,使课堂乃至课堂中的儿童感受“和而不同”的生命召唤。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一位教师在文本的空白处“落墨”,营造一方“和谐”的天地,引导学生感受母亲为儿女付出的艰辛。
  师:(板书:翻山越岭)什么叫“翻”?什么叫“越”?
  生:“翻”和“越”都是“跨过”、“跳过”的意思。
  师:这是字典里的解释,没有说错。可是,同学们,那一座座的山岭,是无法一下子跨过、跳过的。它需要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过,上坡……下坡……你能想象出母亲手里拉着、背上背着、肩上挑着翻山越岭的情景吗?
  生1:山路崎岖……
  生2:道路泥泞……
  生3:骄阳似火…
  生4:寒风凛冽……
  (出示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的两只手、背、肩、脚,感受母亲在用整个身体艰难地挑这份“担子”:手里要给拉着的孩子一把力,另一只手要扶着扁担,背上背着,肩上挑着,翻山越岭,体会这份担子的沉重。)
  师:在崎岖的山路上,母亲———
  生:(读)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在泥泞的道路上,母亲——
  生:(读——同上)
  师:在骄阳似火的晌午,母亲——
  生:(读——同上)
  师:在寒风凛冽的黄昏,母亲——
  生:(读——同上)
  师:就这样“总是”,就这样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后——
  生:(齐读)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这就是记忆中母亲!那个挑着重担翻山越岭似乎力大无穷的母亲。
  师:母亲还要挑别的担子吗?
  生1: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生2:还有各种各样繁重的家务劳动。
  师:看得见的担子,看不见的担子,她要担负起多少!——仅仅是用80多斤的身体吗?
  生1:不,她除了身体上出力流汗,还要操心。
  师;比如——
  生1:孩子生病了,她要背孩子翻山越岭找医生看病,心里担心孩子的病情。
  师:确实,用身体不够,还要用心。
  生2:如果遇到困难,她就会默默地忍受,甚至会悄悄地流泪。
  师:比如——
  生3:比如孩子要上学,交不起学费,四处借钱。为了不让孩子知道,她会默默忍受。
  师;所以文中说,那么重的担子,是母亲去——
  生:承受。
  师:这就是母亲!用整个生命去承受这份重担的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开启古诗教学中的想象之门    下一篇:立足课堂,走进生活,让口语交际鲜活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