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三语文复习中非会考篇目的尴尬处境及教学对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题:高三语文复习中非会考篇目的尴尬处境及教学对策

(此文获宁波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高中语文“小课题”

研究性论文评比二等奖)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高三语文复习进程中,五、六两册的非会考篇目一直游离于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其原因固然是多种的。

1.教学任务繁重头绪多

高三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进入高三,每个月都有月考安排,而且一般情况是,考试加上试卷分析少则四天,多则五六天,如此一来,月考就要挤占相当一部分教学时间。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份),又有省毕业会考,而会考是每所学校领导都相当重视的,自然,任课教师也不敢掉以轻心。但会考范围局限于高中语文一至五册,且第五册仅有三篇课文(《人生的境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都能很快处理掉。而五、六两册的古诗文,因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及名句默写常识填空这两块题型中会涉及,所以,教师一般都得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同时,随着高考复习的开始,大量的练习亟需跟进,无形之中也加重了教学任务。

2.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很多老师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便怎么教”的错误理念支配下,匆匆完成五、六两册的古诗文和会考篇目的教学后,便带领学生军陷于题海而不能自拔。从这个知识点到那个知识点,从这个专题到那个专题,“唯题是做”,辗转千里,不知疲倦地强化训练,讲义、练习、测试如雪片般纷纷而至,却将五、六两册的教材置于语文复习的边缘。长此以往,学生便也很自然地将教材边缘化,一心只攻所谓的各路高考题,终究不免于陷入题海。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高中五、六两册教材的忽视。

3.学生急躁烦闷的情绪

进入高三,大都数学生明显感受到了高考的压力和气氛。特别是月考,成绩要排队,还有家长会。有的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有的学生在各学科上不平衡,有的学生考试成绩起伏较大,有的学生复习思路混乱,加上来自家长、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压力,学生会显得比较急躁和烦闷。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功利性同样会表现得很强,他们两眼只紧盯高考,对于其它的高考不考的内容,就毫不客气地将它晾在一边。另外,教师在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渐进复习时大量的练习训练,也易使学生产生教材与高考是两张皮,教材无非就是考几句名言警句等这样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远离教材,将教材边缘化。五、六两册中的非会考篇目,自然是首当其冲。

4.学校领导过分强调成绩的优劣

有的教师,本来安排了一整套高三教学和复习方案,但苦于每次月考后学校领导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比如,有的领导在月考后,非要将各门学科的成绩进行比较,分出优劣不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其实,每个老师的复习进度不一定都能同步,总有先后快慢多少之分,考试成绩有高低本来就是极其自然的。但领导的这种行为很容易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此,有的教师就不惜牺牲自己的教学安排,学生哪里“着火”就救哪里,既被动又低效。加上高三教学任务重,就使得有的教师腾出时间集中精力和火力对付高考,而将五、六两册的非会考篇目弃置一边。

二、现状的分析

1.教材是教学目的教学课程得以落实的平台

教材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其基本功能是教学功能。现代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教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定的教材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是教学目标的最直接体现者。教材对课程的作用,课程主要体现社会及学科知识和教学的要求,它们逐步落实教学目标,而教材则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课程的“物化形态”。没有教材作保证的课程只能是空中楼阁。教材是教和学的最直接的凭借,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科学地驾驭教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编辑意图,把握教材体系,深入钻研教材,把教学内容吃透。

教材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各种知识点的最佳平台。叶圣陶老先生讲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话我以为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说教材很经典。叶老说教材只是个例子而已,既然是能够用来作解剖的例子,当然得有经典性代表性了。而事实上,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大多数都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文质俱佳的文章。二是说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真正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落到实处。而要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那就非认真解剖这一例子不可。这就说到了这句话的第三层意思。解剖什么?怎样解剖?解剖应达到怎样的目的意义?如果教师不能很深刻地认识语文与教材息息相关的紧密性,恐怕是很难真正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落到实处。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说,高中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它是一条完整而呈现递进关系的知识链,不能擅自割裂。高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阶段,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那个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贯穿于高中三个阶段。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序列。我们应该不打折扣地完成原定教学任务,绝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以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心态自居而任意删减高中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2.五、六册课文文质兼美,与高考关系密切

就课本内容而言,所选文章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像第五册第一单元是哲学论文和随笔。阅读这类文章能锻炼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而质疑又是知识创新的前提。许多创新,往往是从心存怀疑开始,以后经过多年艰苦的研究,才得以成功。第六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中外各两篇,都是以人文视野关怀科学的作品。科技文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学习科技类文章,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像第五册第二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文艺学论文

    

。这些课文都写得非常精彩,阐述了文艺学方面的一些根本问题,学生如果领会了这些课文的精神,他们可以运用学到的东西去阐释一些文艺现象,甚至可以有所创新。第六册第二单元所选的课文,涉及语言和文学、普通语言学理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等内容。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增进学生对于语言理论和语言现象的了解;可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像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则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当代西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开拓视野,理解和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优秀成果,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尊重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而像《红楼梦》《阿Q正传》这样的专题阅读,则能培养学生研读文学经典的能力。《阿Q正传》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文化蕴藉丰赡厚重,艺术手法高潮精湛,作品语言幽默讽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鲁迅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改造民众的愚昧。但由于运用了高度典型化的手法,却揭示了人类某种共同的精神现象。小说以其巨大的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家喻户晓,童叟皆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阿Q这一不朽的典型,已经产生了多元化的理解,小说还将继续给人以无尽的启迪。过去的语文课本,也曾选编《阿Q正传》,但一般都是节选,学生难以窥其全貌。这次把这部中篇小说的全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并单独作为一个单元,表明这套教材选编者对于名家名篇的重视,表明对培养学生研读文学经典能力的重视。《阿Q正传》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很有影响。这样的名著值得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研读。同样道理,作品《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它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处处沁透着事情的芬芳。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教材编写者有意引导学生去阅读《红楼梦》。

高考语文虽然不直接考教材,除名言名句默写、文学常识填空,但高考的各种知识点均体现于语文教材中。就五、六两册课本来说,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文学作品的鉴赏以及诗歌鉴赏入门,与高考的内容直接相关。古文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这两个专题的文章,是典范的“浅易”古文,与高考的古文阅读密切相关。古代诗歌单元,与高考的古代诗歌鉴血脉相通。至于课本安排的多数写作训练,与高考作文也血肉相连。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学好它、用好它。有不少高三同学忽视课本的学习,误以为高考不会考课本而将课本放在一边,这是不恰当的。

3.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王尚文老先生对此有一个极为生动的比喻,说“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如何培养语感?方法固然很多,但有一条是不会例外的,那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阅读有利于语感培养。一些优美的文句语段往往不是通过分析、讲解所能领悟得到的,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须让学生借助敏锐的感受能力,去“涵咏”直接领悟语文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可见,语文教学的根本是阅读,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教学。高中语文五、六两册有大量优秀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常抓不懈。所以,要重视第五、六两册课本的学习,充分利用这两册课本,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读写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在高中语文学习的三年当中,如果高三这一年不读课本,不用好课本,实际上就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接触新的语文材料,不吸取新的语文营养,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4.近几年来高考这一风向标的指引

也许,高考命题者也强烈地意识到了高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急功近利,任意割舍丢弃相关教学内容所带来的弊端,所以,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流露出引导教师重视五、六册教材的相关内容的倾向。如2006年浙江卷作文题的命制,就完全参照了高五册《人是什么》一文。2006年福建卷作文题命制中“戈多来了”就与《等待戈多》有关联。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理解过相应文本,对“戈多”一词恐怕会显得陌生化。其它,考到字词的就更多了。高考向来是中学教学复习的风向标。有了这些个教训,恐怕高三语文教学中也不能将非会考篇目弃置不顾了吧。

三、对策的采取

    1、理顺关系,调整心态

教师要切实理顺语文与教材、教材与高考、教材与知识能力等关系,从思想的高度纠正认知的偏差。只有思想通了,才有可能采取下一步的行动。所以,教师要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考纲》,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其次,要努力调整好心态。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性真正落于课堂的实际教学,并服务于高考,教师就得彻底丢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回归教材,认认真真落实各知识点及相关要求。俗话说,“心急喝不了热粥”“一口吃不成胖子”。语文学科尤其如此,它不能靠速成,它需要厚积;它不能囫囵吞枣,它需要细嚼慢咽,循序渐进。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丢弃课本,舍本求末,从来都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只有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固然离不开一定量(当然更要讲究质)的训练,但一切知识点的复习都得以语文教材为中心磁场。高考尽管脱离课本考,但是实际上语文复习的核心仍应是教材本身,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学在课本,考在课外。我们要立足高考,吃透教材。

    3.形式多样,讲究实效

高三语文教学任务艰巨,头绪众多,我们既不能因为高考利益的驱动而丢弃五、六两册教材中的非会考篇目而不顾,也不能只顾了教材中非会考内容的落实而忽略高考相关知识点的落实与训练。当然,我们在吃透这些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如长文短教,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或者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课本在文章的规范性上与高考用的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非常接近的,这方面,它实际上比很多不太好的模拟试题的意义更大。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模式的探讨,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是什么》。或者结合高考复习模块同步进行,如高五册第二单元中几篇有关诗歌鉴赏的文艺理论性文章,可以将它放在诗歌鉴赏这一知识点之前进行教学,作为诗歌鉴赏的启蒙与指导文章。或者如《阿Q正传》《红楼梦》等专题阅读,则可以结合影视,采取小论文

      

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当然,像这两个专题,阅读理解的难度相对较大,但相关的资料却多,如高五册对应的《语文读本》就为这两个专题安排了大量的解读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利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一举两得。另外,写作模块中的很多专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写作或习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当然,字词的理解和积累更是必不可少。

4.融入月考,强化引导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五、六册的非会考篇目的阅读,教师在拟制月考试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材料融入月考,或者借此来考查相关知识点。如自然科学类文章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完全可以选用五、六两册中的相关文章片段来命制。再如作文,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这两册中有关内容进行自我编制。像其它词语题、语用题等,可考的就更多了。这样处理,既能锻炼教师的命题能力,又能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从而引导学生复习中能回归课本,从课本出发,落实强化基础,还能考查落实相关知识要求,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第五、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3.《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江苏省特级教师  南京一中首席导师 孙芳铭)

4.《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郑宇醒    宁波出版社  )

5.《语文教学设计论》(周庆元   广西教育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趋势与临考复习的针对性浅谈    下一篇:谈“语文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