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起情感共鸣。

    一般来说,要在语文教学中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需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强,二是读者自身有丰富的社会体验,三是教师对情感的激发。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都是千锤百炼的经典作品,艺术感染力自不必说。也就是说,产生思想感情共鸣的第一个条件是完全具备的。这些作品并不一定都能让学生喜欢,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还不足,阅读作品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看来,要想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就必然要求教师从社会经验、生活体验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

一、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历史上的作家,教师要对他们的生平与思想作些简单的介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社会有了较大的差距。因此,分析作品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引发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的先决要素。

介绍作者,并不是介绍作者的字、号及代表作,作者的一些观点、主张同样需要掌握。例如读韩愈的《马说》时,只介绍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不够的,对韩愈的一些见解、主张,特别是他尊重人才,提携后进的特点需要把握,这对学生理解文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这篇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也应作出介绍:唐朝时期,有些人只看重人的门第出生而不看重人的才华,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千里马”,也就是人才,《马说》这篇文章表现了韩愈重视人才,希望改变社会风气的思想。当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对于文章的阅读就更有针对性了,也就有了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

二、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有利于学生产生共鸣

    时代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生活总有许多相通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是始终存在的,各种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各种情感。这些情感古人有,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将自己在生活中情感与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进行沟通,这就极易产生共鸣。例如读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道出了生活中的哲理,使我们产生相同的感受。如读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时,如果能联系学生实际,指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会进入新境界,学生就会产生共鸣。倘若学生把现实生活与作品结合起来,就会觉得千百年前的诗,仿佛已经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要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营造一个与作品相同或相近的氛围。

    (一)分角色表演。对于一些记事写人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习《变色龙》。可先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这一场景,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好的把握人物特点,而且对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也能体会得到,对于作品的把握也就更加深入了。

(二)观看影视作品。有些作品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差别大很大。学习孙犁的《芦花荡》时,如我们能让学生观看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录像,就能使学生得到一些相应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作品,产生共鸣。

(三)体验生活。学习一些写景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寻求一些相同的或相似的经历,如上朱自清的《春》,要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怀抱,感受春的气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日出的人,是体会不到日出的美的;一个在“温室”里长大的人,也不可能懂得海燕搏击风浪的那种豪情与欢乐。当然,这些体验,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但是“观一叶而知秋”,一些简单的体验,却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由此看来,语文课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揣摩 品味 想象 推敲——浅析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的把握    下一篇:如何理解和实施语文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