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注重分析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的智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作品的知识点,理解作品的重难点,欣赏作品的“风景点”,进而有不断阅读的欲望,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而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文章,乃是激发兴趣的途径之一。但“教无定法”,分析文章也一样,方法因篇而化,不一而足。本文就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体会,以作引玉之砖,就教于方家。
一、长文章读短与短文章读长
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篇幅的长短,运用不同的技巧读“长”为“短”或读“短”为“长”,均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就长文章而言,将其短化,能帮助掌握文章要领,可算是快速“入书”之法。有这样一则故事: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聪明的臣子,要他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后说:“我确信这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然而,它太厚了!”这些人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他们继续浓缩,于是一本书浓缩为一章,再浓缩为一页、一段,最后浓缩成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非常得意。故事中聪明的臣子运用的就是内容浓缩法,这是读长为短的方法之一,浓缩实际上是从领悟、分析,到概括、总结的过程。运用这一方法阅读《娘子关前》,第一步可从人物角度将作者的见闻和感受浓缩为日本兵的暴虐,国民党的惨败,老百姓的热情,八路军的忠勇,全民族的决心五个方面;第二步再作提炼,将文章的灵魂浓缩为“还我河山”四字。这样,文章的观点、材料、蕴含的感情均可了然于心。其二是标题导引法,即从文章的标题着眼,以标题作导引来读短文章内容。翦伯赞的《内蒙访古》是一篇较长的游记,阅读时,可从标题中的“古”找到“古长城”、“古堡”、“古墓(昭君墓)”,可从“访”体会到访古者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学习茅盾的《风景谈》,只要抓住了“沙漠驼铃”、“延河夕照”、“北国晨号”等六幅解放区特有的“风景”,抗战时期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便如画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三是情节复述法,这种方法既便于熟悉文章内容,又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常应用于故事性较强的小说等文体,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英会蒋干中计》、《警察与赞美诗》等,均可用之。其四是去“珠”取“线”法,即当文章所用材料较多,需要反复阅读、深入研究才能读懂时,可以采取先提取线索或抽取筋骨,以观其脉络,理顺思路的方法。如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内容涉及包身工的居住、饮食情况,劳动条件,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等;表现手法涉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主旨既反映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又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还充满了对中国工人必将起来反抗,粉碎自身枷锁的信心。初读起来难以弄清结构,更不知文章构思之“妙”。运用这一方法,去“珠”(材料)之后,就可以发现全文的线索实际上是包身工一天的活动,而有关包身工制度是作为各段穿插的材料,构成文章的有机部分。经纬分明了,再读之后便其味无穷。其五是切块分析法。如读《琐忆》可将文章分为两大块,分别从“横眉冷对千夫指”和“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分析人物的内在美;学习《荷花淀》,可按景、人、事来分片赏析,清新宁静的景、积极乐观的人和伏击日寇的事组合在一起,正是作者孙犁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创作风格的完美体现。切块分析丝毫不影响形象的丰满性、内容的丰富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就短文章而言,将其长化,能扩充内容,拓展意境,丰富内涵。这种方法常应用于诗歌和一些短小文章。如欣赏诗画统一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将其改写成“雨后,山上的松树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跳动。”也可以写成“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啊。”改写的过程就是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过程,同时通过比照,诗句精练的特点也就更显突出了。
二、横断面切入与立面点评
1925年春末夏初,在苦闷彷徨之时,鲁迅先生仍在思考着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出路,写下了著名的杂文《灯下漫笔》。要鉴赏这篇文章,领会其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品味作者入情入理、情景交融的表现艺术,从头至尾,逐句分析,效果终将平平。学习时,较好的分析方式应是:首先从第二部分设问:中国地域纵横九万里,历史上下五千年,作为近代著名思想家的鲁迅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呢?由此切入,马上可以找到作者痛苦的结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然后再思考: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目的何在?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顺着思路分析,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便一目了然了,读者也会不由自主地钦佩鲁迅先生思考问题、针砭时事的深刻与高明。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样可以从中间切入,首先直接赏析写故都之秋的段落,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凉、秋果、秋论,由此抓住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再分析首尾各段对比手法的作用,作者眷恋北国之秋的感情便跃然纸上了。以上两例运用了相同的分析方法,即选准切入点,从正文中的恰当处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分析方法,便是“横断面切入法”。但它只能适用于一些相关文章,而适用范围更广的应是“立面点评法”。我们可以把一篇篇文章看成一页页立面图,充分发掘出一个个特色点,恰到好处地进行重点点评,进而帮助全面地理解作品内容。这些特色点应该是:一、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处。如《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眼)。二、言辞简约意蕴丰富处。如郭沫若的《〈鲁迅诗稿〉序》,全文短小精美,“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一句尤为言简意丰,不足二十字,却道出鲁迅先生诗品、书品和人品的关系,不繁文冗笔便能彰显伟人风采。三、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既是作者最大愤怒的表现,也是强烈的革命号召。《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它表现了作者对敌人无比愤怒,对革命青年的牺牲无比悲痛,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的感情。四、表达描写独具特色处。文学作品描写松树的文段较多,但《雨中登泰山》对“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的描写就有其独特的美感,赏析起来可以从松树的枝干里看到泰山精神。五、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巴尔扎克葬词》中“一切虚构都消失了。”“空白”和“虚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揭示了革命导师和文坛巨匠的逝世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一个普通的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胜过万语千言。另外,还有大量诗词中的锦字妙句,咀嚼起来回味无穷。

   

三、美文欣赏与白璧指瑕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正如陆机《文赋》中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读者要善于把阅读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形诸笔端,这也是分析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作品的欣赏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欣赏社会深度。阅读《雷雨》,透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可看到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阅读《守财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了解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的病态社会现状。二、欣赏精神力量。贺拉斯说:“举世闻名的荷马和堤尔泰俄斯的诗歌激发了人们的雄心奔赴战场”,这是文学作品的精神力量的见证,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读者都会钦佩老人的力量,无欲则刚的独立精神。三、欣赏深层意蕴,即欣赏到字面底下所含蕴的意味。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感受的不仅仅是表层意蕴——菊花、山峰、夕阳、飞鸟等具有诗情画意的景物,还要赏析深层意蕴——作者蔑视污秽现实,不愿奔波于龌龊官场的清高思想。四、欣赏文学形象。如胆识超群、才能出众、敢于自荐的毛遂;勇于改革、视死如归、坦白直率的谭嗣同;残忍、自私、冷酷、虚伪的周朴园;思想麻木、僵化,行为鬼祟、虚伪的别里科夫等,都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五、欣赏艺术手法。如《明湖居听书》的侧面描写;《项脊轩志》的“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苏轼“大江东去”的雄奇豪迈;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楚哀婉等,都具有浓郁的感染力。六、欣赏语言魅力。通过感知、领悟、情化等手段,赏析语言的辞藻美、节奏美、音乐美、修辞美等。
在充分析美的同时,还要提创大胆地与作家争辩,对作品质疑,面对白壁而指瑕,甚至“欲与名家试比高”,这既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分析文章的方法。如学习《石钟山记》,在苏轼“笑”李渤之陋时,读者应该为李渤鸣不平,因为李渤能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结论,正和苏轼一样可贵。指出苏轼的错“笑”,无疑是肯定了敢于质疑的科学思想,这样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作为几种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文章,也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按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过程,适用于某一篇文章。若能熟练地掌握多种分析技巧,对于提高阅读兴趣无疑是有较大帮助的。

(原载2005年3月《语文教学与研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之痛及其对策    下一篇: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推荐资讯